游戏百科

2025年10月10日,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与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会谈后突然宣布:退

2025年10月10日,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与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会谈后突然宣布:退出长达26年的执政联盟,自民党也亮明态度,计划最快10月20日就召开临时国会,把那场悬了快半个月的首相指名选举给办了。   这一决定让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充满变数。   表面原因是自民党未能就“黑金丑闻”给出令公明党满意的答复,但背后却是两党理念的根本冲突。   自民党是保守派政党,主张修改和平宪法;公明党则崇尚自由主义,对修宪态度谨慎。   高市早苗作为自民党内右翼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并发表排外言论,这些都让公明党感到不满。   随着公明党的退出,自民党在众议院的席位降至196席,远低于过半所需的233席。   这意味着即使高市早苗能够获得国民民主党等友党的支持,也难以稳定掌控国会。   另外,公明党明确表示不会在首相指名选举中支持高市早苗,而是会将票投给齐藤铁夫本人。   目前日本政坛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自民党(196席)、立宪民主党(148席)以及中间势力的国民民主党(28席)和日本维新会(38席)。   任何政党想要过半都必须至少拉拢两个其他政党,这使得政治博弈变得异常复杂。   政治动荡已经迅速波及经济领域。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的消息传出后,日经指数期货跌幅扩大超过1200点,跌超2%。   外汇市场上,日元汇率也出现剧烈波动,一度升至152.36,随后回吐涨幅又再度走强。   高市早苗提出的“减税2万亿日元”计划与立宪民主党主张的“提高最低时薪至1500日元”形成直接对立。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路线折射出日本社会的深层矛盾:企业主希望降低成本,工薪阶层渴望收入增长。   无论哪种政策实施,都可能带来副作用:减税可能加剧财政赤字,加薪则可能引发企业大规模裁员。   更紧迫的是,2025财年即将结束,许多已经达成共识的经济政策如何落地成了未知数。   自民党此前已就汽油税减税与在野党达成共识,高市还宣称将下调柴油税,但减税带来的近1.5万亿日元财政资金缺口如何填补,却因政局停滞而迟迟未决。   即使高市早苗能够成功当选首相,她也将面临极其紧张的外交日程。   按计划,日本新首相需要于10月26日赴马来西亚出席东盟峰会,美国总统特朗普预计于28日访问日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也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举行。   这一系列重要外事活动的准备时间因政局动荡而被大幅压缩,可能给日本外交带来不利影响。   特别是对华关系方面,高市早苗被视为“亲台派”,而其对立阵营立宪民主党则主张“战略自主”。   若后者掌权,日本对台政策可能转向“模糊化”,这将对台海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日本已进入无论哪个政党都无法单独执掌政权的“多党化时代”。从历史上看,1993年自民党分裂导致其丧失众议院多数地位,最终被新生政党和在野党组成的八党联盟赶下台,由此开启了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政治乱局。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执政联盟解体后的政局与当年有相似之处。自民党在众议院议席跌破半数且难以找到盟友,日本或将开启新一轮政治乱局。   即使高市最终当选首相,由于自民党执政基础进一步削弱,至少要拉拢两个在野党才能在众议院超过半数,因此无论是组建新的执政联盟,还是就个别政策开展协调,都将更加困难。   从全球范围看,当前日本政局与部分西方国家的政治“碎片化”趋势一致。   传统政党越来越难以拿出有效办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向衰落;选民不满催生各种奉行更加极端主张的政治势力,民粹主义抬头;各政治势力越来越执着于自身主张和稳固基本盘,更难形成政治共识。   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局面,高市早苗很可能不得不组建一个少数派政府。这意味着她需要逐案争取在野党的支持,政策推行将异常艰难。   历史经验表明,日本少数派政府的寿命往往不长。1994年的羽田孜联合政府由于社会党脱离执政联盟,仅存在64天便垮台了。   能源政策领域可能成为第一个僵局。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定10月15日与澳大利亚签署的液化天然气大单,可能因政局动荡推迟。   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重启计划已陷入停滞,立宪民主党坚决反对核电,而自民党需要核电维持电力供应。这种僵局若持续,日本或被迫重新进口高价化石能源,进一步推高通胀。   10月20日的首相指名选举即将到来,无论结果如何,日本政治都已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   26年的执政联盟破裂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日本政治格局深刻变革的开始。   信息来源: 日本或于10月20日举行首相指名选举 东南网2025-10-11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