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岩通讯员丁依依
近年来,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始终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联村共建、壮大集体经济为核心路径,精准盘活党员、群众、人才等关键资源,构建“多方联动、同向发力”的治理格局,在服务产业提质、带动群众增收的实践中,持续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发展动能,在乡村善治与高质量发展领域取得扎实成效。
党员示范筑堡垒,产业发展添动能
聚焦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关键环节,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推动党员在市场开拓、安全生产、技术攻关等重点领域带头冲锋。通过党员牵头组建“产业服务队”,累计解决企业经营难题10余件;今年9月,帮助1家头饰企业成功签订外贸订单,真正将党员先锋作用转化为产业稳进提质的“关键支撑”。
群众参与激活力,成果共享惠民生
坚持以群众为治理主体,深化“支部引领+群众参与”模式,通过村民议事会、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今年以来,依托集体经济项目实现新增群众就业100余人;通过“怀府治理红云”,解决人居环境提升类问题21个,推动群众从治理“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受益者”,获得感、归属感显著增强。
网格服务暖民心,基层治理提效能
科学划分村级治理网格,以村为单位组建13支“5+N”网格服务队,深化“党员联户、结对共建”机制。截至目前,网格服务队累计为群众代办生活缴费、证件办理等事项500余件,化解邻里纠纷、政策咨询等问题80余起。“一人带一格、一格带一片”的联动效应充分显现,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人才蓄力强根基,队伍建设增后劲
实施“产业链人才培育计划”,双向推进“产业能手、致富带头人入党”与“党员培养产业骨干”,近三年累计将16名产业能手发展为党员,将20名党员培养成产业骨干、致富带头人,构建起“党组织牵头、人才领航”的产业人才梯队,为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联村共建聚合力,产业升级提质效
整合4个头饰产业基础较强的村庄资源,推进“联村共建、抱团发展”,重点推动头饰产业从“分散经营”向“集群发展”转型,不断提升特色产业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