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俄罗斯专家说中关键:“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欧美就会去打中国,所以中国需要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中国都应该出钱,出力,然而事实证明他们都想错了!” 国际风云变幻,总有国家觉得自己是别人挡箭牌,尤其是俄罗斯和伊朗,总以为一“躺平”,欧美就会直扑中国而来,中国就得感恩戴德,出钱出力。可一位俄罗斯专家直戳要害,这错觉纯属自作多情。事实摆在那儿,他们的如意算盘早碎一地,这背后藏着多大教训? 中国外交一向是独立自主的和平路线,从不搞拉帮结派那一套。2023年3月,北京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恢复外交关系,这不光是为中东稳局,更是为全球能源通道添保障。中国进口伊朗石油,俄罗斯天然气,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互利买卖,可不是为了对抗谁。 俄罗斯那边,自打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他们就总觉得中国得站出来多出力。以为自己在前线扛着西方压力,中国就该多松口援助武器啥的。可中国立场稳如泰山:劝和促谈,不卖致命性武器,严格管两用物品。这不是不管,而是基于是非曲直,不选边站队。2025年7月,王毅外长在欧盟会议上重申这一原则,强调推动政治解决,不能让冲突升级。 伊朗也类似,总仗着霍尔木兹海峡的要冲,以为自己卡住中国能源命脉,就能漫天要价。2023年和解协议刚签,2025年6月他们议会又通过封锁海峡议案,威胁海湾国家。这直接搅乱全球供应链,中国进口通道首当其冲。中国回应干脆:遵守国际法,重返谈判桌,别搞破坏性动作。能源贸易是合作底线,可不是支持激进政策的借口。 那位俄罗斯专家的话,点破了俄伊共同的毛病。他们总把中国务实外交当成战略依赖,以为中国离不开他们,就得无条件买单。专家说,不论伊朗还是俄罗斯,都抱持这种错觉:只要他们“躺下”,欧美就会扑向中国,中国就需要他们,无论干啥都该出钱出力。 拿中俄能源合作来说,中国买俄罗斯油气,他们拿稳资金,这买卖双赢,可跟对抗西方没半毛钱关系。俄罗斯“向东看”战略,本是为平衡西方,转头发现中国市场和技术才是真金白银,才深化合作。可中国不会为他们的地缘野心买单,俄乌冲突中,中国坚持中立,就是不卷入对抗。 伊朗那边,伊核问题中国一直主张外交解决,反对单边制裁,支持和平利用核能,但前提是遵守不扩散义务。2025年9月,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上,中国代表陈述五点主张,推动重启谈判。 “一带一路”倡议,本是为沿线国家共发展,不是搞地缘对抗。俄罗斯和伊朗想搭车,得守规则,不能把中国当提款机。专家的话接地气,就戳中这点:他们误把中国合作当依赖,忽略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底气。 事实证明,2025年上半年,中俄贸易额创新高,能源项目如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扩展顺利推进。这靠的是规则对接,不是谁牺牲谁。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推动伊朗加入,扩大合作圈子,但前提是大家守公约。 伊朗封锁海峡的闹腾,也没换来中国让步。中国继续通过外交渠道,促伊沙对话,维护海峡畅通。专家的话提醒大家,中国外交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赢路径。俄伊若继续抱错觉,只会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