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从临汾街巷到清华园网约车女司机用车轮托举儿子大学梦

十月的临汾,街头国旗猎猎,秋风裹着桂香掠过街巷。看到随风飘扬的国旗,网约车司机冯霞总会想起在北京求学的小儿子。不久前,小儿子捧着录取通知书站在她面前,这个握了三年网约车方向盘的女司机,指尖划过“清华大学”四个字时,眼泪怎么也止不住:“是清华,真的太好了!”

高考结束后,冯霞手捧鲜花与小儿子自拍留念。

这不是冯霞家第一个大学喜讯。去年,冯霞的大儿子刚被中国矿业大学录取,一年之内两个儿子相继圆梦重点大学,这份“双倍幸福”,藏着冯霞二十年来操持家庭的辛劳,更浸透着她近三年跑网约车时的汗水。10月10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连线冯霞,听她讲述了自己与儿子的故事。

冯霞的家在临汾城郊,结婚二十年,丈夫常年在外跑长途货运,家里两个孩子、老人的日常照料,就是她工作的日常。“以前他每次回来,货车只能停在距家十几公里的城外,得步行回家,遇着刮风下雨更难。”为了方便接送丈夫,也为了给家里添个“帮手”,冯霞咬咬牙考了驾照,还贷款买了辆车。可车子买回来后,大部分时间都停在院子里落灰,“看着车闲着,我心里也着急,总想着能多挣点钱,给娃们攒点学费。”冯霞说。

2022年,临汾街头的新能源车多了起来,冯霞瞅准机会,把燃油车置换成了新能源车,加入了网约车行业。“一开始还怕干不好,没想到跑起来就‘上瘾’了。”临汾的大街小巷,从火车站到居民区,从商圈到郊区村落,都留下过她的车辙。“累是累点,但每次收到车费提示,想着能给娃多攒点学费,就觉得有劲儿。”

跑车的日子里,冯霞很少给自己“放假”。细心的她,掌握了自己的“跑车日历”,比如每天的早晚高峰,节假日的场站地区,这些能多接单的时间地点,冯霞如数家珍。对待乘客,她耐心热心,珍惜每一个订单的好评。她一心想着多赚点钱,好给两个儿子“攒学费”。

这份坚韧,孩子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冯霞的小儿子打小就懂事,知道妈妈跑车辛苦,在学习上非常自律,从不让母亲操心。从读初中起,孩子选择了住校,每两周回一趟家。这是母子俩难得的相处时光,冯霞会心疼的给孩子做几顿“好吃的”。温暖的灯光下,映着母亲跑车归来依然忙碌的背影,映着孩子伏案苦读的肩膀,母子二人一起在为了美好的未来努力着。

今年高考结束,孩子估分后就跟冯霞说:“妈,等我考上大学,就把奖学金给你,你以后别那么累了。”原来,冯霞家符合“滴滴助学计划”高考奖学金申请条件,儿子与妈妈商量着一起报了名。成绩出来那天,得知孩子考了679分,冯霞紧紧抱住儿子,眼睛里全是泪水。儿子小心翼翼帮妈妈抹泪,冯霞一个劲儿地说:“那是高兴的,那是高兴的。”

开学前,孩子也曾轻声问她:“我去北京读书后,你一个人会不会孤单?”冯霞却摆了摆手,语气里满是乐观:“你好好读书,妈有车陪着,多跑几单日子更充实,等你放假回来,妈开车去接你!”

在山西,像冯霞这样的故事还有不少。今年,我省网约车司机家庭中,林师傅的孩子考入北京大学,宋师傅的孩子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马师傅的孩子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郝师傅的孩子圆梦同济大学……他们和冯霞一样,白天是穿梭在街巷的司机,夜晚是守护家庭的父母,用方向盘转出的收入,为孩子铺就求学路;而孩子们也用优异的成绩、懂事的举动,把对父母的感恩,化作最温暖的回馈。

这份双向奔赴里,还有公益项目的微光:作为国内首个关注网约车司机子女教育的公益项目,今年,在1.69万个报名“滴滴助学计划”的网约车家庭中,有10653人考上本科,1112人进入双一流大学,还有1248人选择了职业教育,13人因正能量入围奖项。山西有多位司机子女像冯霞的儿子一样获颁“滴滴助学计划”的奖学金。对“冯霞们”来说,这笔钱不仅是对孩子上学、家庭生活的支持,更是“自己的辛苦被看见”的温暖。

现在,冯霞依旧每天在临汾的街巷里跑车,车钥匙挂上了小儿子之前使用过的钥匙扣。“车轮不停,日子就有方向。”她说这话时,方向盘稳稳地握着,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期许——就像街头那些迎着朝阳出发的车辆,只要不停向前,就能驶向更光明的地方。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