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74年,被劳教24年的抗战英雄吴其轺重获自由,靠蹬三轮车,他一天能赚1块2毛

1974年,被劳教24年的抗战英雄吴其轺重获自由,靠蹬三轮车,他一天能赚1块2毛钱,但谁能想到,这个身上的衣服洗掉了色,拉着满车废品的老人,曾是拥有几十枚战功勋章的“飞虎队”王牌飞行员,空军中校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吴其轺,福建闽清人,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童年充满着知识的熏陶,本应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然而,随着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吴其轺的命运悄然发生了转折,虽然家人希望他坚持学业,但青年吴其轺毅然决然地投身空军,决心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决定,注定了他的一生将与蓝天和战斗紧密相连。   1936年,吴其轺进入了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这所学校培养了大量的飞行人才,成为中国空军的摇篮,刚刚步入航空学校的吴其轺,是一个满怀理想的年轻人,他接受着飞行员的专业训练,不仅学会了飞行技巧,更磨砺了自己的钢铁意志,然而,真正的考验很快就到来了,1938年4月,他在武汉空战中首次经历生死考验,那时,他驾驶着苏制伊—15战机,与日军展开激烈空战,飞机在交火中被击中,坠入嘉陵江,幸得渔民救起,他的左腿骨折,虽然负伤严重,但他依然没有选择退缩。   战后,吴其轺经过几个月的休养,恢复了健康,他重新回到了战斗中,继续为抗日战争贡献力量,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参与了多个空战任务,还开始执行驼峰航线任务,这条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线,要求飞行员在恶劣天气和复杂地形中完成物资运输,还要时刻防范日军的拦截,无数飞机在这条航线上坠毁,然而吴其轺屡屡化险为夷,凭借着过人的勇气与技术,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战争中,吴其轺的勇气和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1943年,他加入了与美国飞虎队联合作战的中美空军混合联队,开始执行更为艰巨的任务,1944年,他在衡阳保卫战期间驾驶P-40战机,为被围困的中国军队空投补给,虽然飞机受损严重,但他依然成功完成了任务,空战的岁月里,吴其轺击落了5架日军飞机,为国家做出了显赫的贡献。   然而,战后的命运对吴其轺并不友好,1949年,他根据父亲的劝告,放弃了在台湾的优厚待遇,决定返回大陆,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历史的洪流并未给予他应有的安慰,由于政治背景的复杂性,吴其轺遭遇了政治审查,被禁止接触飞机,那一刻,他从天之骄子,瞬间变成了社会的边缘人。   自1954年起,吴其轺被迫进入浙江的农场开始劳改,二十年的劳改生涯,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曾经翱翔天际的英雄,变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劳改犯,尽管如此,吴其轺并未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他依旧顽强地保持着自我,他在废品堆里寻找到残破的书籍,凭借自学掌握了生物学和化石学,他的求知欲和不屈精神,始终未曾消退。   劳改期间,吴其轺依旧坚守着内心的信念,他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磨砺自己的内心,即使在寒冷的冬夜,他依然捧着破旧的书籍,默默阅读,他常常回忆起自己曾在空战中经历的种种,不仅仅是那些辉煌的瞬间,还有那些生死一线的险境,这些记忆深深植入了他的心中,成为他不屈意志的源泉。   1974年,吴其轺结束了长达二十年的劳改生活,此时的他,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人,身心疲惫,生活困顿,为了生计,他不得不从事体力劳动,每天骑着三轮车穿梭在杭州的街头,他的左腿旧伤未愈,每一次蹬踏三轮车,都如同刀割般疼痛,对于曾经的英雄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折磨,然而,吴其轺依旧选择坚持,他并未向生活低头,也未曾忘记自己曾经的梦想。   1979年,吴其轺终于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名誉,这一纸平反通知书,带来了他长时间期待的自由与尊严,然而,吴其轺并未选择过多地展示自己的功绩,他没有把那些曾经的勋章挂在墙上,而是默默地过着自己的生活,直到晚年,吴其轺才渐渐开始与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他捐赠了自己的勋章和历史资料,作为飞虎队的历史见证,他成为了后人怀念的英雄。   2005年,吴其轺受邀参加了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当他坐在轮椅上,接受迟到的抗战胜利纪念章时,眼中的泪水无声滑落,无数的记者蜂拥而至,试图捕捉这位英雄的感慨,而他,只是低头默默地捧着那枚勋章,神情安详,那一刻,他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认可。   信息来源:新华网——中国最后一位飞虎队员去世 曾击落5架日本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