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多地古代摩崖造像被彩妆打扮,国家文物局:严禁翻新古代壁画和彩塑!有考古团队发明“洗脸”技术

古代造像,涂上卡姿兰大眼睛,还被精心做了大红美甲……

重绘摩崖石刻或者古代壁画,为造像或壁画化彩妆,这样的奇事在多地发生过。

由此,国家文物局日前明确规定:各地对1911年以前的彩画、灰塑原则上均应进行现状科技保护,严禁翻新古代壁画和彩塑。

橙柿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一些文保级别的摩崖石刻造像或者壁画,在面临自然侵蚀的同时、还可能遭遇热心人重绘的“土味”彩妆。

唐代造像被涂了卡姿兰大眼睛

橙柿记者注意到,四川巴中南江县有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距今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曾被人涂抹破坏,事件一度引发关注。

事情发生在2023年11月,有网友在微博发文称,“南江石飞河摩崖造像,被涂成这般”。

南江石飞河造像是2021年新发现的文物,也是巴中地区首次发现的北魏摩崖造像。

南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发布通报称,经初步调查,2023年11月6日,四川省阆中市居民李某华委托他人,对石飞河部分摩崖造像涂色“穿衣还愿”。

事件发生后,当地立即对现场增加了保护措施,公安机关依法开展调查。

11月14日,四川省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巴中市文物局专家进行现场查勘,并研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

当地文保部门表示,该处造像是2021年才发现,还未纳入文保单位,虽然设有监控和大棚保护,但因地处偏远,发现情况时已来不及制止。

橙柿记者发现,为古代造像或壁画重绘彩妆的事件,多年来时有发生。

辽宁的朝阳云接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的清代壁画因年代久远出现损坏。

2012年,寺院管理方启动修复工程,旨在保护壁画并恢复建筑风貌。

修复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取得相应资质,所聘请的画师,干脆直接重画了一幅壁画,引发热议和质疑,网友形容“大红大绿惨不忍睹”。

此外,四川安岳的玄妙观,是一处十分罕见地唐代道教造像群。

其中一座宝贵的老君像,在1993年由当地村民捐资重绘。

重绘后的太上老君披红挂绿,头上顶着一个“火炬”。

造像不仅有了闪亮的卡姿兰大眼睛,还有村民贴心做了大红色美甲。

千年前的古代工匠,所精雕细琢的造像,被现代人颜料一刷,大红大绿面目全非,石刻的历史信息被掩盖。

橙柿记者留意到,针对历年来的类似事件,近日,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加强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全流程管理的通知》。

通知指出:在没有油饰彩画传统的地区,或油饰彩画已基本缺失的建筑群,一般不恢复油饰彩画,1911年以前的彩画、灰塑原则上均应进行现状科技保护,严禁翻新古代壁画和彩塑。注意保存墙体历史沧桑感,不宜整体粉刷古塔。

多部门突破古代造像“洗脸”技术

珍贵石窟佛像被“浓妆艳抹”,全国各地类似事情时有发生。

庄严、祥和的造像壁画,被重绘后变成了“多巴胺配色儿童乐园”。

有文保人士指出,从古至今都有为造像妆彩的传统,出发点是好的,可惜审美太拉垮。

“不当妆彩会让石窟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区别于矿石颜料的现代化学涂料,还会加速造像的风化。”

橙柿记者了解到,南江石飞河摩崖造像被村民以“还愿”为由彩妆后,引发多方关注!

四川石窟造像数量庞大、制作精美,有中国石窟艺术“下半阕”美誉。

据统计,四川现存石窟寺及摩崖造像2134处,但四川省文物局调查显示,这些珍贵的石刻文物有部分存在人为破坏、尤其是妆彩重塑的现象。

调查显示,石窟石刻被不当妆彩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四川省考古院联合四川博物院等多部门,展开了“四川石窟寺不当妆彩清理保护应用示范项目”的联合攻关。

石飞河摩崖造像妆彩被清理后

文保人员通过显微观察、色度分析、光泽度和硬度检测等技术手段,获取了造像详细的基础数据。

同时取样进行了室内分析和清理保护模拟实验,并经过上百次实验,调配出适用于石窟造像的专用脱漆剂。

文保人士介绍,修复工作极其复杂!

仅仅一道表面去掉化学漆的过程,就要耗费两位有经验的文保人员两周时间。

2025年8月,从2025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上传出一条好消息:四川石窟寺不当妆彩清理保护取得重要突破。

经过四川文保人在实验室反复研究以及在全省各地文物点的试验,如今,已有8处不当妆彩的石窟造像被成功“洗脸”。

摩崖造像伽叶不当妆彩被清理后

文保人士表示,未来,不当妆彩清理保护工作规程将在多地推广,让更多石窟造像恢复往日风采。

橙柿记者了解到,国家文物局在最新通知中解释:严禁翻新古代壁画和彩塑,此举是为加强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全流程管理,落实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

国家文物局表示,将把世界文化遗产、壁画彩塑,以及涉及国家重大战略、社会广泛关注、技术难度大的文物保护工程列为重点项目,加大资金保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