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章勇武市商务委主任、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局长、重庆自贸办主任
叶力娜市商务委副主任
孙熙勇市商务委副主任、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彭和良市商务委副主任
唐卫东市商务委副主任、重庆自贸办副主任
李巡府市商务委副主任
主持人
张琼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保持年均7.9%的增长
重庆消费市场“热辣滚烫”
市商务委主任、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局长、重庆自贸办主任章勇武介绍,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暖起来,经济才能热起来。这几年,重庆的消费市场就像热辣滚烫的重庆火锅,持续升温、活力澎湃。“十四五”期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年均7.9%的增长,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出繁荣活跃的良好态势。
消费市场主要表现出三大变化:一是消费内容从实物商品为主,向服务消费延伸;二是消费场景从传统实体场景,向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场景迁移;三是消费需求从基础消费向多元化消费升级。为了顺应这些变化,重庆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消费政策方面,打好提振消费的政策“组合拳”,先后出台支持传统批发零售行业转型升级、本土品牌连锁化经营、商文旅体展农融合发展等政策举措,支持商贸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持续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特别是2024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让广大市民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享受到更安全、更绿色、更智能的商品。今年以旧换新政策已累计惠及消费者400万人次,发放补贴55.7亿元,直接拉动销售396.9亿元。
消费活动方面,持续打造“爱尚重庆·渝悦消费”春夏秋冬四季主题活动,年均开展超2000场消费促进活动。重点打造了国际消费节、重庆6·18电商节、不夜重庆生活节、成渝双城消费节等一批标志性活动,掀起贯穿全年、覆盖全域的消费热潮。
不夜重庆生活节。
其中,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已经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IP,截至2024年底,通过“火锅+”模式推动全市火锅全产业链规模超3100亿元。同时,依托演艺、体育等大型活动,组织“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主题消费,积极构建商文旅体展农融合的“大消费”格局。
新型消费方面,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大力推动智慧商圈、数字商场建设,积极发展无接触配送、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模式,有效提升消费便利性与体验感。这两年,全市开展直播超过160万场,参与直播商品超过2亿件,实现直播网络零售额超过500亿元。
同时,我市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着力提升国际化消费载体和环境,入境消费便利度不断提高。解放碑、观音桥等核心商圈吸引众多国际品牌开展首店首发,累计入驻首店1125家,本地消费吸引力持续增强。
城乡联动方面,扎实推动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城市商业资源下沉,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持续提升乡村商业服务能级。“十四五”以来,全市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1.9%,高于城镇年均增速4.2个百分点。
成功推荐10个区县纳入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培育打造14个市级县域商业“重点县”。建成一批国家骨干冷链基地、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三级冷链物流节点,串联起农特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冰鲜之路”。
合力推进国际消费目的地建设
去年成渝双城共计引进品牌首店792个
市商务委副主任彭和良介绍,近年来,重庆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两地的优势,合力推进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建设,聚力擦亮“蜀里安逸·渝悦消费”品牌,应该说富有巴蜀特色消费大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规模进一步扩大。2024年,川渝两地社零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1%,比两地GDP占全国的比重高1.9个百分点。
重庆以成渝双城为核心,加快集聚优质消费资源,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乐购全球”。依托“首发巴渝”平台和“FA@成都”品牌,促进首发经济重庆、成都两个城市互动发展,推进各级各类品牌首店和首发首秀活动集聚落户成渝地区。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90%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入驻成渝地区,品牌的整体渗透率高达95%,这充分印证了成渝地区已成为品牌开拓内陆市场的重要枢纽。据赢商网监测显示,2024年,成渝双城共计引进品牌首店792个,重庆、成都单城引进数量均名列全国前列。
重庆以自然禀赋为优势,融合创新多元消费业态,更能让八方来客感受不一样的“巴蜀魅力”。联动推进商文旅体展融合发展,联合发布“成渝一小时经济圈消费指南”,共同推出魅力都市、熊猫故乡、壮美三峡、石窟艺术等一批川渝联动精品旅游线路,聚力培育“不夜川渝”“经典川菜”“重庆火锅”等特色消费名片,为世界各地游客提供了巴蜀韵味的“畅游体验”。
同时,还开行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主题列车,更加方便游客畅享不一样的消费体验。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全面激活了成渝双城消费市场,近三年以来,川渝两地外来消费占比持续增加、超过20%。
重庆以扩大开放为引领,持续优化便利消费环境,真正让入境消费更加“舒心放心”。促进成渝地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一体融合,境外旅客过境旅游基本实现了重庆入境、成都出境,或者成都入境、重庆出境。
联动推出境外人士入境支付便利化措施,在机场、酒店、商圈、景区等重要消费场所增加了离境退税商店、综合服务点、外币兑换点,提高外卡POS机的覆盖率,全面提升入境旅客移动支付和交通出行便利化水平。今年上半年,通过240小时过境免签“渝进蓉出”“蓉进渝出”的旅客增长近1倍。
下一步,重庆将持续密切两地协同,共塑品质消费场景,共育特色消费品牌,共办系列促销活动,共优消费保障环境,聚力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加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融合发展消费大场景,全面提升川渝两地消费影响力、集聚力、吸引力和带动力。
建成13个跨境电商园区
助力更多重庆产品畅销全球
市商务委副主任李巡府介绍,前不久,央视新闻报道了我市一位90后青年利用500平方米的直播间实现年销售收入五千万元的创业故事。与此同时,奉节脐橙、荣昌卤鹅也借助电商成为了全网爆品。可见电子商务已成为渝货出山的好渠道、创业创收的好舞台、产业升级的好帮手。2024年,全市网络零售额比“十三五”末增长了90.7%,年均增长17.5%,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显著亮点:
活动提能,打造“永不落幕的电商节”。重庆持续做热重庆6·18电商节、万物直播季等活动,形成天天有活动、周周有爆款、月月有大促的促销矩阵。创新“直播+”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强势“出圈”:
比如“与辉同行”奉节脐橙专场,仅两个小时300万斤脐橙就一抢而空,带动脐橙月销量增长7.2倍,搜索量也历史上首次跃居全网同品类第一。持续开展“爱尚重庆·播动四季”年度直播,联合腾讯全国首创《乡滋又相识》公益助农直播综艺,携手淘宝打造“直播中国”火锅山专场,推动线上流量高效转化为产品销量。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直播带货81.2万场,实现直播零售额超过200亿元。
数智赋能,为产业装上“智慧引擎”。重庆投入2亿元资金支持数字商务企业培育、农村电商发展。推出“电商行业大脑”,为超1.8万家企业提供资源对接、线上培训等赋能服务。打造“渝品云集”电商公共品牌,通过数字化营销与抱团发展,重庆小面、重庆火锅底料等上万爆款在全网走俏。连续举办“渝品云集”电商资源对接大会超10场,联动兄弟省区市发布“数商共建”行动,成为跨区域电商合作的全国样板。
资源对接大会。
生态聚能,搭建渝货“全球供应链”。重庆夯实供应链基础,培育形成了大足五金、城口腊肉等35个亿元级网货产业带。升级供应链平台,围绕汽摩配、消费电子等特色产业搭建国际数字供应链平台,建成50个数字生态集聚区。打通供应链渠道,建成13个跨境电商园区,培育相关企业超过3000家,设立“线上专区+线下选品中心”双通道,助力更多重庆产品畅销全球。
电子商务一头深入产业,改变着企业生产模式,一头走进群众,改变着人民生活方式。下一步,重庆将进一步释放电子商务的“乘数效应”,为企业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创新创业注入新动能、为人民生活提升新体验。
张琼主持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