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一小区7楼一位姑娘刚洗完澡,一抬头就看见无人机正对着自家阳台悬停,吓得赶紧报警。警察后来找到飞手,是同小区的业主,查了拍摄画面没发现偷拍证据,但这事儿搁谁心里都膈应。 小区群里早炸开锅了。有业主十一搬新家,第一晚就撞见无人机在窗外10米处上下飞;还有人在深夜11点拍到无人机在楼间盘旋。 大家最怕两件事:一是隐私被偷拍,夏天家里穿得少,无人机镜头对着窗户,换谁都慌;二是安全问题,这玩意儿在小区低空飞,万一撞到人或电线可不得了。 目前法规确实有漏洞。《浙江省无人机管理规定》没明确禁止小区飞行,国家《无人机飞行条例》也只管120米以上空域。律师说了,就算没拍到具体画面,无人机贴楼飞本身就容易造成恐慌,严格算属于扰民。可难点在于取证——除非当场逮到偷拍,否则很难处罚。 懂行的飞手都承认,正经玩家绝不会贴居民楼飞。一来信号容易被干扰,炸机风险高;二来容易惹误会。有5年经验的飞手直言:"小区飞无人机?那不是找骂吗!" 物业表示已配合警方调查,但管不了无人机进出;派出所则说,接到报警只能找飞手查证,没证据就没办法。有业主气得提议:"要不直接拿扫把打下来?"民警苦笑:"这要真打下来,损坏财物也要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