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九华山风景区:“旅游医生”+AED共织守护网 保障游客假期赏景更安心

大皖新闻讯秋日的九华山风景区天高云淡,中秋国庆假期的山间步道上,游客们赏景拍照的身影随处可见。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份热闹背后,景区悄然织就了一张“健康守护网”,创新组建的“旅游医生”队伍穿梭巡诊,“15分钟AED服务圈”覆盖全山关键点位。

大皖新闻记者获悉,凭借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机制升级,这个假期景区高效完成37人次120急救、273人次急诊接诊,为惬意赏景的游客提供了一份安心保障。

针对景区内景点多、线路长的特点,九华山风景区在换乘中心、花台等客流密集区设4个固定医疗点,并增派2台120急救单元前置驻守于交通转换中心与天台索道站。同时,创新组建“旅游医生”小队,医生们背着急救包穿梭山间,在肉身宝殿—回香阁—百岁宫沿线动态巡诊,从处理擦伤到监测血压,把服务延伸到游览全程。

翻开九华山风景区卫生部门的出诊记录,各种接诊记录跃入眼前:10月3日12时40分,游客朱先生在百岁宫被蜜蜂蛰伤,突发全身皮疹、呼吸困难,百岁宫固定医疗点医生立即注射地塞米松缓解症状,同步协调执法队员送医,随后调派120救护车,40分钟内将其转运至青阳县医院,患者现已无碍。

10月5日8时53分,九华山天台景区轿夫为游客捡拾手机时摔伤肩膀致骨折,天台与拜经台值班医生火速到场为其固定伤口、消毒,驻守天台的120急救单元随即转运,为后续治疗抢出时间,而这两起高效救援,正是景区“市县山”三级联动医疗机制的生动体现。

“顺着绿色标识,3分钟就能找到AED!”在九华山风景区交通转换中心,荧光绿标识牌与急救流程图清晰指引AED位置。提升应急救护能力是整个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景区对全山29台AED统一进行醒目标识化改造,并张贴简洁的急救流程图,同时组织专业巡检,精准测算点位,建成“15分钟AED服务圈”,确保游客突发心脏骤停时,及时获取设备。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节前,九华山风景区发展规划处专门牵头召开了院前医疗急救能力提升会议,协调解决跨领域急救衔接问题6项,并为工作人员和导游等开展心肺复苏培训,提前补充急救药械,养护所有救护车,保障“关键时刻能用、会用”。截至9月底,九华山风景区累计开展33期急救培训,覆盖2500人次,形成“专业主导、全民互助”的急救网络。

“孩子调皮,腿上擦伤了一小块,原本担心山上治疗不方便,没想到碰上了医生巡诊,快速帮孩子进行伤口的消毒和清理,带着老人孩子玩特别安心。”游客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九华山风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景区将持续优化保障机制,为每一位游客的安全兜底,让九华山的美景与安全感同行。

孟智超大皖新闻记者朱春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