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牧原股份50亿元中期分红落袋猪价“跳水”引四季度盈利变数

正值A股中期分红密集实施期,畜牧龙头牧原股份(002714.SZ)近日交出了一份“分红+业绩”双优答卷。公司50.02亿元中期现金分红即将派发,这一金额在2025年A股中期分红榜单中跻身前列。

A股分红标杆凸显

根据牧原股份10月10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以现有总股本53.93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9.275214元现金(含税),分红总额50.02亿元(含税)。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0月15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10月16日。这一分红力度在A股市场表现突出。

牧原股份的高分红实践,恰逢A股分红生态发生深刻变革的契机。2024年新“国九条”实施后,监管层将分红情况与大股东减持、风险警示等挂钩,推动中期分红从“可选动作”变为“必选考量”,2025年中期分红公司数量较2023年增长317%,金额突破6400亿元。

在这一背景下,牧原股份打破了养殖行业“周期波动大、分红不稳定”的刻板印象。有媒体统计,2025年上半年A股共有813家公司实施中期分红,合计分红6428亿元,牧原股份的分红规模已跻身市场前列,远超养殖行业平均水平。与金融、能源等传统分红大户相比,牧原股份的特殊性在于其成长型行业属性——在生猪养殖周期波动中,公司仍能维持接近50%的分红率,显著高于A股成长股平均30%的分红水平。?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牧原股份的分红策略具有双重意义:短期通过真金白银回报增强投资者信心,中长期则通过稳定分红吸引保险、社保等长线资金,改善股东结构。从历史数据看,公司自2014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85亿元,2024年起将分红比例提升至40%以上,此次中期分红进一步兑现了三年回报规划承诺。?

对于后续分红持续性,牧原股份在公告中强调,将综合考虑经营情况与战略规划,在保证正常运营前提下实施回报。

猪价“跳水”引四季度盈利变数

牧原股份高分红的底气源于成本控制能力与良好的现金流。在行业普遍面临成本压力的背景下,牧原股份通过精细化管理将育肥猪成本稳定在11.6元/公斤的低位,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0.8元/公斤。同时,公司在三季度主动调整产能结构,削减能繁母猪数量响应国家调控,既优化了养殖效率,又通过锁价仔猪订单保障了利润稳定性,8-9月仔猪业务已贡献利润2.37亿元。

现金流状况进一步夯实分红基础。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达597.19亿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90.7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足以覆盖分红支出。这种“盈利-现金流-分红”的良性循环,使牧原股份在养殖周期中保持了分红政策的连续性。?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提醒,需警惕四季度猪价可能下滑的风险。投资快报记者观察到,国庆中秋长假之后的首个交易日,生猪价格当日大幅“跳水”。商品猪销售均价降至12.88元/公斤,同比大幅下降30.94%。市场普遍的分析一致地将猪价重挫的原因归结为需求惯性回落和供应压力的集中释放。根据牧原股份的最新公告,9月份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量为557.3万头,销售收入为90.66亿元,商品猪价格为12.88元/公斤,相比之下,8月份的销量收入价格分别为700.1万头、118.50亿元和13.51元/公斤。这一价格变动直接导致了商品猪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2.46%。

猪价的下行,无疑是当前生猪养殖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受市场供需关系、饲料成本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猪价周期性波动明显。牧原股份虽然凭借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市场风险,但猪价的大幅下跌仍然对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空间造成了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