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如果没有他,解放战争可能还要多打几年,若他不被叛徒出卖,祖国也许早就统一了。  

如果没有他,解放战争可能还要多打几年,若他不被叛徒出卖,祖国也许早就统一了。   他就是“密使一号”主人公,   “密使一号”不是虚构的代号,是刻在台北马场町纪念碑上的真名——吴石。   台北马场町刑场,1950年6月10日下午4点,四声枪响划过天际,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将从容吟诵完生命最后的诗篇,倒在了血泊中。   “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这首绝命诗的作者,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将军,也是中共在台湾的“密使一号”。   他掌握着台湾最高的军事机密,却选择将生命献给祖国的统一大业。毛主席曾为他赋诗:“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吴石的一生堪称传奇。他生于1894年,从保定军校到日本陆军大学,每次毕业考试总是名列第一。   这位被军界赞为“十二能人”的军事天才,堪称全才。他文韬武略兼备,诗词造诣不俗,精通英日双语,且骑射、驾驶、游泳等技能也样样在行。   在抗战时期的柳州窑埠,吴石经历了人生的重要转变。   亲睹国民党官员在接收上海时中饱私囊、百姓苦不堪言的情形,他痛心疾首,常慨叹“国民党不亡没天理”!   1947年4月,在上海锦江饭店内,吴石与华东局书记刘晓等人会晤。自那时起,他毅然投身中共,成为一名秘密党员,并被赋予“密使一号”这一隐秘代号。   这位国民党中将,就这样走上了为新中国奋斗的道路。   吴石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情报工作堪称神来之笔。淮海战役前,他亲笔写信给学生李树正,让中共地下党员吴仲禧顺利进入徐州剿总机要室,获取了整个防线的部署情况。   1949年3月,吴石毅然将标注团级部队番号的国民党长江江防部署图交付华东局。这份珍贵情报犹如关键密钥,为渡江战役的胜利铺就道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他接到赴台命令时,副官聂曦劝他留下,毕竟福州即将解放,何必自入虎穴。面对相关状况,吴石神色泰然,以平静口吻回应道:“大陆已然解放,可台湾仍待解放啊。””   临行前,他悄悄将一对儿女留在大陆,却连枕边人都不能告知真相。那种骨肉分离的痛楚,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在台湾的日子里,吴石官至国防部参谋次长,每天处理绝密文件。夜深人静时,他却在书房整理台湾战区防御计划、沿海炮台分布等核心情报。   1949年11月,44岁的女共产党员朱枫奉命赴台与吴石联系。历经七次接头,他们成功传递了数量可观的珍贵军事情报,其中不乏如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这般的绝密文件,为相关行动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息支撑。     就在他们为解放台湾积极准备时,危机却悄然逼近。1950年1月29日,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这个参加过长征的老革命,竟然因贪图享乐而叛变。   蔡孝乾在审讯中吃完牛排后,供出了400多名地下党员名单,导致台湾地下党组织几乎全军覆没。   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吴石毅然决然地冒着极大风险,为朱枫签发了特别通行证。凭借此证,朱枫得以顺利搭乘军用运输机,前往舟山。这个善意的举动,后来却成为他通共的铁证。   1950年3月1日深夜,吴石在家中被捕。在狱中,他遭受酷刑,左眼失明,肋骨断了三根,却始终没有透露任何机密。   蒋介石曾亲自劝降,派人送来纸笔。吴石写下八个字:“问心无愧,绝不低头。”   6月10日下午,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人被押往台北马场町刑场。朱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身中六枪却毫不畏惧,她以钢铁般的意志,拼尽全力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随后英勇就义。   吴石则从容吟诵绝命诗,慷慨赴死。那一年,他57岁。   叛徒蔡孝乾后来加入国民党情报部门,1982年在台湾病逝。而吴石的遗骸直到1994年才回到大陆,安葬于北京香山公墓。   2013年,北京西山建起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的雕像静静矗立。广场墙壁上刻着846位烈士的名字,却仍有大片空白——有些英雄,可能永远隐姓埋名。   看着吴石将军那张温文尔雅的遗照,我总会想,若是没有叛徒出卖,或许他真能助我们实现祖国统一。   历史没有如果,但这些无名英雄的丹心,已然化作夜空中最亮的星,永远注视着他们挚爱的中华大地。   参考资料:惊涛拍孤岛:被毛泽东题诗的“密使一号”吴石——凤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