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麒麟区沿江街道:AI护林“智慧哨兵”织密生态安全“科技防护网”

如今,AI技术正成为基层治理的“智慧大脑”,在生态保护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曲靖市麒麟区沿江街道依托“空天地”一体化资源打造的AI护林系统,改变“人防巡查”传统模式,实现隐患发现到处置的全流程高效运转,为区域生态安全筑起“科技屏障”。

“报告指挥中心,报告指挥中心,钉子山林区发现不明热源,疑似火情隐患,申请无人机支援!”麒麟区沿江街道护林防火网格员赵俊龙通过对讲机上报。

“收到收到,申请无人机编队出巡!”沿江街道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中心即时回应。

“收到收到,无人机预热完毕,准备升空。”无人机驾驶员喻朝龙迅速响应,随后无人机升空并循环喊话:“您已进入林区,严禁野外用火。”

从AI发现隐患到执法人员抵达,全程不到10分钟。这样的高效,源于沿江街道建成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3个智能高空鹰眼摄像头360°覆盖15平方公里核心林区,无人机编队智能遥控4台自主巡检无人机每15分钟高频重访,监测范围延伸至60平方公里耕地与林区,实现“全天候、全地形、无死角”监测,还能自动识别耕地侵占、河道排污、违规垂钓、秸秆焚烧等4类高频违规行为。当遇到突发情况时,无人机可“一键起飞,15分钟抵达现场”,高效率、高精准排查处置各类隐患。

“我们街道林地广、坟茔多,以前人工巡查覆盖实在有限、易遗漏,突发情况难以及时响应。”麒麟区沿江街道武装部部长陈正果表示,现在这套系统彻底完成“人防”到“技防”的升级,有异常情况能第一时间联动处置,事件平均处置时长从6小时压缩至3小时内,部分简单事件缩至1小时以内,整体效率大幅提升超过50%,真正做到“风险早处置、危机不过夜”。

智能监测点位的工作人员是隐患监测的“前哨兵”,他们日常除检查设备,还要紧盯AI预警信息。而且整个流程“全程留痕、实时可控”,AI识别异常后,平台自动生成派单信息到执法人员手机,执法人员现场定位拍照、上传证据,后台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结案,形成“发现-预警-处置-反馈”的完整闭环。

“我负责的点位覆盖了3平方公里林区和耕地,之前有一次,有一个村民在耕地里违规焚烧秸秆,系统一报警我就赶紧上报,还联系了执法人员过来,不到8分钟他们就到赶到现场制止了,就没让火势蔓延。”赵俊龙介绍,要是等人工巡逻发现,说不定火早就烧大了。而且闭环处置机制让每一步都有记录,不用怕流程脱节,处置起来就特别顺畅。

目前,沿江街道AI+护林防火已构建三重防护体系:事前在5个进山主要通道布设太阳能人脸抓拍系统,实现“人过留痕、车过留牌”,未报备人员或带火源车辆会弹窗预警;事中靠无人机AI巡检隐蔽区域、高位摄像头24小时盯火点,形成“千米高空监察、百米地面联防”;再加上平台、执法人员、无人机调度中心三端协同,织成全方位、无疏漏的“AI护林网”。

曲靖融媒记者巴若男李书明实习生赵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