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停电一直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顽疾。尽管近年来国网陕西电力通过老旧设备改造、停电计划管控、强化带电作业等多措并举,已大幅压降频繁停电线路数量,但由设备内部缺陷、树害等引发的故障仍时有发生。其背后深层次原因在于传统检测手段仍难以精准高效捕捉早期隐患,导致部分“潜伏”缺陷发展成真实故障。
面对挑战,国网陕西电科院秉持“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成功研发基于双端行波小信号感知的配电架空线路绝缘缺陷带电检测与定位装置。该装置采用非闭合高频电流传感器,结合暂态行波小信号灵敏检测技术和自适应噪声抑制算法,可精准捕捉绝缘缺陷放电特征;通过多端授时误差主动校正算法,显著提升时间同步精度和缺陷定位准确性,误差可控制在10米范围内。同时通过传感器、通信与电源模块的高度集成化设计,实现检测终端的小型化与轻量化,便于现场快速部署。
2025年以来,该装置已在安康、渭南等6家地市公司的400余公里配电线路上投入应用,累计发现绝缘子劣化、线夹放电、树枝搭接等隐患近百处,有效将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真正做到了“治未病”。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单次作业可筛查2公里线路内的多种放电缺陷,全程不需停电,既提升了排查效率,也不影响用户正常用电。
从此,电网运维逐步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预防”,一条看不见的“防护网”正在悄然形成——而这,正是国网陕西电科院技术赋能电网韧性最生动的诠释。(张楚翌作者常小强邵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