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雪娇
10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兵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福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泰公司”)生产车间,只见焊接机器人灵活舞动机械臂,焊花飞溅间,细腻平整地将两块钢板焊接成型。
“只要输入指令,机器人就像一名‘巧手裁缝’,能自动将钢板精准焊接到位,不仅减少了人力投入,还能最大程度规避焊接过程中电弧不稳定和气孔、焊缝粗细不均匀等缺陷。”福泰公司管理部经理刘忠军介绍。
一组数据清晰展现出“钢铁焊侠”的实力:人工焊接每天最多完成100米角焊缝,而机器人能达到150米,效率提升50%,企业年产能提升40%。“以前产品质量主要依赖操作者的个人技艺和经验,如今工厂实现智能化生产,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还能对产品质量进行精准把控。”刘忠军说。
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客户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新需求,传统制造企业转型迫在眉睫。如何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迈进?福泰公司大胆探索创新,锚定管理智能化、过程智能化、基础保障智能化发展目标,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并在全疆率先引入智能焊接技术,在实现生产过程精准控制、资源高效配置和质量全程可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今年1至8月,该公司实现产值7.9亿元,同比增长15%。
智能化改造后,生产车间发生的变化一一被人们看在眼里。走进福泰公司每一个生产车间,都能看到一块数智动态屏幕,屏幕上实时滚动显示订单进度、设备状态、产品质量等数据。
“订单到哪道工序了、有没有异常都清清楚楚,让人心里特别有底!”一名车间员工感慨道。
企业“智慧”成长的背后,是兵团各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所付出的积极努力。近年来,十二师出台《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意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每年安排15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科技项目建设,“真金白银”助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进一步激活了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十二师科技局牵头下,福泰公司与新疆工程学院合作建设智能焊接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将高校的人才、技术优势与企业的产业优势深度融合。该公司还与河北创力智能装备集团合作,依托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技术兵团重点实验室,对多自由度柔性焊接机器人、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开展攻关,让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我们锚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目标,构建起全生命周期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动全链路数字化贯通,逐步实现从设备管理、生产制造到仓储和运输管理的全场景智能化。”福泰公司董事长严竟表示,“数据正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为企业智能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