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的发展速度肯定是很快的,只是人们的期望值太高罢了! 你说这荒滩上建新城的事儿,搁全世界都是个难题。咱就拿迪拜沙漠造城来比吧,人家砸了多少石油美元才搞出那片高楼。可咱们这儿是真从零起步,一铲子一铲子把戈壁滩整出个模样。现在开车在新区转悠,双向八车道嗖地一下过去,两边全是玻璃幕墙写字楼这阵仗谁看了不迷糊? 记得前两年还有人说风凉话,什么“鬼城”“空楼”的。嘿,结果咋样?现在人口蹭蹭往上涨,七十二万人安家落户。我瞅着地图都乐了,那些空置率数据早该更新啦!前两天碰到个刚搬来的邻居,他说原本在东部挤老破小,现在三室两厅带地暖,房价还不到省会一半。这种实在的获得感,可比啥宣传都管用。 要说这发展的门道,还真不是蛮干。你看那个绿色化工产业园,直接把中东的石化巨头都给吸引来了。去年光这一个园区GDP就冲上八百亿,相当于有些地级市全年总量!更绝的是他们搞的那个“亩均论英雄”,每寸土地都得精打细算这思路挺靠谱。 交通更是没得说。中川机场现在扩建成国际空港,去年货运量暴涨四成。铁路货场每天上百列中欧班列哐当哐当往外开,把甘肃的洋葱、土豆整车整车往哈萨克斯坦送。你说这阵势,十年前敢想吗? 不过话说回来,快速扩张也带着些烦恼。上周我去办事儿,发现主干道居然开始堵车了。教育局的朋友吐槽说,今年秋季学期学位紧张得不行,新建学校速度赶不上娃娃入户速度。但这些算啥?发展中的甜烦恼嘛! 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对比。同样搞新城建设,日本筑波科学城熬了三十多年才成型,而咱们这才十三年光景。虽说发展阶段不同,但这进度条确实拉得快。难怪《经济学人》最近专门写了篇报道,说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最成功的城市实验”。 说到未来规划更带劲。2035年要冲百万人口规模,照现在这势头可能还要提前。前两天看到招商局的数据,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这类高端产业占比已经超过传统产业,这说明啥?产业升级真不是纸上谈兵。 对了,你们注意到没有?新区现在满大街都是年轻面孔。统计局刚发布的抽样调查显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比全市年轻整整六岁!要我说啊,有年轻人扎堆的地方,永远不缺活力。 最后唠句实在的,咱评判城市发展不能光看纸面数据。得问问实际住那儿的人,看看早晚高峰的车流,数数深夜亮着的万家灯火。这些鲜活的生活图景,可比任何发展报告都来得真切你们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