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迟迟不接比特币,美国还能撑多久?这么说吧,要是我们不接盘,比特币的市价还有得升,可一旦我们接盘,比特币就会立马暴跌!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么说吧,比特币的故事,听起来像是科技革命的浪潮,实则是一场被金融资本操控的心理游戏,你以为在参与未来,其实只是给别人抬轿,尤其在过去十年,比特币的命运几乎被中国和美国两股力量推着走。 前者掌握算力、交易量和散户情绪,后者操纵金融叙事、期货市场和全球舆论,可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早已抽身,美国还能撑多久? 还得从最早的那几年说起,那时候比特币在中国火得离谱,矿场遍布四川、新疆,水电一度电才几毛钱,全国算力占全球七成,全球的比特币几乎都靠中国机器在“挖”,交易量也夸张到全球八成以上,几乎所有的币价波动都要看中国散户的脸色。 换句话说,那时候我们才是真正掌控节奏的一方,但2013年央行划下红线,说它不是货币,只是虚拟商品,银行和支付机构都不得碰边,2017年再下一刀,ICO被定性为非法融资,全国交易平台关停。 那一下子就像是掐断了比特币的氧气管,价格从4900美元跌到2900美元,市场一片哀嚎,可有意思的是,价格很快又被美国人炒了上去,年底冲到接近两万美元。 表面看是“打压无效”,其实是咱们退得巧,中国资金没接盘,美国机构趁机接力,灰度基金、CME期货、ETF陆续登场,连一些传统银行也打着“区块链创新”的旗号入局,这些机构让比特币看起来更“正规”,吸引了全球资金。 2021年,中国彻底清退挖矿,美国得州、肯塔基等地接过矿机,算力迅速转移过去,可那只是表象上的繁荣,电费贵、政策不稳、关税高,美国矿工的成本是中国的三倍以上,一个比特币的挖矿成本高达3.8万美元,还得冒着监管变化的风险。 再往后,美国撑起的其实是一个“自循环市场”,美联储印钞时,风险资产暴涨;加息时,流动性收紧,比特币立刻跳水。 2022年美联储放出加息信号,比特币当天就跌了10%,22万人爆仓,美国的机构资金看似雄厚,其实都绑在同一根绳上:赎回压力、基金亏损、期货保证金。 这些资金不是长期投资者,是靠流动性苟延残喘的“聪明钱”,灰度基金一年流出174亿美元,连他们自己都开始降费求生,FTX崩盘、币安被告、Coinbase被查,说明整个美国币圈的信用体系已经摇摇欲坠。 更讽刺的是,美国政府自己也成了最大的“持币者”,没收的比特币高达20万枚,本想拍卖套现,却没人敢接,因为那批币不少来源于暗网。 仓促出手怕砸盘,不卖又得花钱保管,这就是美国的两难:一边想靠比特币维持资产泡沫,一边又被泡沫本身绑架。 反观中国,彻底退出币圈之后,不但避免了系统性金融风险,还顺势推进了数字人民币,这种由国家信用背书的数字货币,正在成为真实世界的支付工具。 到2025年,数字人民币交易量突破10万亿元,跨境结算覆盖100多个国家,外国游客用手机就能注册,比特币那些所谓“去中心化支付”“跨境便利”,在现实面前不值一提,我们把能源省下来,用在算力芯片、AI基础设施、清洁电力上,比挖矿划算太多。 美国现在还能靠什么撑?靠讲故事,说比特币是“数字黄金”,是“对抗通胀的避险资产”,可美元利率一升,这套逻辑就原地崩盘。 美债规模已超36万亿美元,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跌破58%,他们想用比特币来续命,但这条路比特币自己都走不稳,光是挖矿一年消耗的电力,就抵得上一个中等国家的年用电量,高电价、环境压力、政策风险,随时可能引爆新一轮矿场倒闭潮。 最致命的,是失去了中国这个“交易流量池”,美国机构可以控盘,但没有对手盘,中国的散户市场曾是全球的活水,现在被堵死,比特币的流动性其实早已萎缩。 机构之间互相抬价,自己买给自己,一旦赎回潮再来,价格会像雪崩一样垮下,2025年初,波兰央行拒绝承认比特币为储备资产,市场连锁反应让币价跌破9.6万美元,11万人爆仓,就是预演。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比特币还能涨多久,而是美国能撑多久,只要中国不接盘,比特币还有虚火可炒;一旦我们放开,让巨量资金涌入,美国那边早就准备好的机构就会趁机清仓,到时候跌得比2017年还狠。 比特币从来不是财富自由的通道,而是财富转移的陷阱,聪明的人不参与泡沫,聪明的国家更不会去给别人接盘,咱们现在做的,就是看着他们唱戏,看着资本的泡沫一点点泄气,到那天,故事讲不下去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