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高新区获批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融合试点

国家级试点示范数量增至18个

高新区获批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融合试点

保定日报讯(记者周亚梅通讯员张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印发《关于公布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试点名单的通知》,高新区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获批国家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区融合试点。

该试点旨在实现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认证覆盖率大幅提升,培育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据资料,以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的保定市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围绕“风光储输”四大产业链,全力打造保定国家高新区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产业集群。集群产业链实力强大,发展迅猛,形成了以“风光氢储输”为主导的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体系,形成千亿产业规模,拥有电力装备及新能源装备企业4180家,其中规上企业373家。

至此,高新区国家级试点示范数量达到18个。早在2003年4月,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认定保定高新区为“国家火炬计划保定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成为高新区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基地。随后,“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新能源)”“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等一批国字号称号先后落户高新区。

18个国字号称号的背后是高新区30年来的持续奋斗与拼搏。据悉,保定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2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也是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之初,该区即牢牢锁定以新能源与能源装备产业为特色,以软件、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为补充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2006年,保定市依托高新区,提出“中国电谷”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中国新能源产业战略发展平台。近年来,又积极布局氢能、第三代半导体、低空经济、生命医疗健康等战新产业,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围绕“二次创业”,依托原有的电力装备制造产业,推动电力装备制造智能化、自动化进一步升级,重新擦亮“中国电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