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家庭画像 补贴下的育儿账本与生活微变

转自:南京晨报

于女士(新手妈妈,宝宝9月出生):3年1.08万元,先给尿不湿“买单”

“宝宝刚出生,户口还没来得及办,补贴申请先‘记在小本本上’了。”于女士翻着手机里的母婴囤货清单,手指停在尿不湿那栏,“现在纯母乳喂养,每月最大的固定支出就是尿不湿,普通款每月要花300—500元,刚好能补贴一部分。”

她早就算过一笔“长远账”:宝宝能领满3年,总共10800元,“闺蜜说现在养娃每月至少五六千元,奶粉、辅食、早教课都是钱,这点补贴虽不算‘大红包’,但像给日常开销‘减了点负’。”聊到申领渠道,她笑着说“肯定选支付宝”,“现在带娃哪有空跑线下?手机上点一点就行,这才是数字时代的育儿福利嘛。”

丁女士(职场妈妈,住院费3000元/天):一天的房费,暖心的信号

丁女士和先生结婚6年,今年8月迎来了宝贝女儿“栀栀”。“人生难得的一次经历,所以生宝宝时我们选择入住妇产医院的单人套间。套间内设施齐全,每天房费3000元,护理费另计,住院7天,费用大约3万元。”丁女士坦言,尽管相比实际的养娃支出,3600元/年的育儿补贴只是很小一部分,但她更在意它传递的信号,“以前总觉得养娃是‘自家的事’,现在国家主动发‘红包’,哪怕不多,也会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扛’。前几天申请育儿补贴时,孩子爸爸还开玩笑说,‘宝贝一出生,自己就把第一天的房费给交了。’”

她身边不少职场妈妈都有类似感受:“这份补贴像个‘小礼物’,提醒我们‘养娃路上有人搭把手’,这份底气比钱更重要。”

杭女士(宝宝2岁半):晚上避峰申领,4500元囤奶粉

“8月24日晚上8点多,我花10分钟就提交完申请了!”杭女士的手机里还存着申领成功的截图,说起技巧一脸得意,“白天刷宝妈群,都说系统访问量大有些拥堵,我特意等娃睡了再弄,果然顺畅,出生证明、结婚证拍照上传,选了孩子的社保卡当收款账户,一步没卡。”

她家宝宝2023年3月出生,能领15个月补贴,合计4500元,“我打算把这笔钱全存起来买奶粉,虽然不够吃半年,但心里踏实很多。”她还把自己的申领攻略发了宝妈群,“现在都流行‘避峰操作’,毕竟带娃时间碎片化,晚上反而有整段时间弄这些。”

葛女士(定居南京的新市民):提交申请很方便,补贴全买尿不湿

葛女士的儿子小奔奔2023年7月份出生,可以申请领取5700元育儿补贴。葛女士说:“补贴申请流程很顺畅,系统提示提交完材料以后大约三个月内到账。每月300元的补贴,正好够宝宝每个月尿不湿的费用。明年还可以申请2400元,这笔钱我们决定‘专款专用’,全部用来买尿不湿。”

葛女士和先生都是扬州人,在南京读完大学后就在南京结婚、定居。在新的城市安家很辛苦,对小夫妻而言,3600元/年的育儿补贴算是意外之喜,但并没有减轻育儿压力。她说:“先把儿子养好吧,我们没有二胎计划。经济、精力、时间……各项条件都不允许,哪里敢想二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