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三国,已联手宣判高市早苗“政治死刑”,《读卖新闻》公开发问:她能干满

丁香空结雨中愁 2025-10-07 00:14:16

中、美、日三国,已联手宣判高市早苗 “政治死刑”,《读卖新闻》公开发问:她能干满一年吗?10 月 4 日,历史性的一幕出现了。 中国外交部、美国白宫、日本主流媒体,这三个,本不可能站在一起的角色,竟然不约而同地,对这位刚刚上台的日本新首相,发出了 “不信任” 的最后通牒! 中国外交部的表态,在 10 月 4 日当天迅速落地。 发言人明确重申对历史问题和地区稳定的关切,强调 “听其言,观其行” 的基本立场。 这番表态并非空泛警告,而是针对高市早苗过往保守主义倾向的精准回应 —— 作为自民党右翼代表,她曾多次强调修宪强军,其政策主张被专家预判可能加剧地区摩擦。 中方的态度很清晰:既保持必要警惕,也预留了政策调整的观察空间,但底线问题绝无妥协余地。 美国的制约动作,藏在 “同盟坚不可摧” 的公开表态背后。 10 月 5 日,美媒披露白宫已在最新国防授权法案中加入附加条款,要求日本军事松绑需 “同步通报美方战略影响”。 五角大楼更私下评估,若高市推动 “攻击敌方基地” 能力建设,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直接影响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搬迁计划。 经济层面的矛盾更直接,她主张的激进宽松货币政策,与美国遏制通胀的目标严重冲突,美财政部已暗示可能干预日元汇率,这种隐性施压比公开批评更具杀伤力。 日本国内的质疑声,从选举结果公布时就未停歇。 《读卖新闻》10 月 4 日的评论直指核心:自民党在参众两院均未过半数,沦为 “少数执政党”,高市需在 10 月 4 日至 15 日的 12 天 “分离期” 内与在野党协商,这种超长过渡阶段在日本政坛极为罕见。 更致命的是,她的当选本身就是派阀博弈的结果 —— 首轮投票仅获 183 票,未达半数,最终靠国会议员票优势才击败小泉进次郎,党内麻生太郎等前首相仍掌握关键影响力。 庆应义塾大学研究员小池政就公开表示,选举本质是 “自民党内部的游戏”,国民更关心工资与物价问题,而高市始终未给出可行方案。 10 月 5 日,日本时事通讯社的民调数据进一步暴露其执政根基的脆弱。 仅有 32% 的受访者认可高市的政策方向,58% 的人表示 “不清楚她想做什么”。 舆论焦点集中在 “政治与金钱” 问题上,自民党此次选举未深入讨论企业献金规制,反而因 “标签争议” 等琐事消耗注意力,被批 “缺乏真正热度”。 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已放出风声,若高市推动激进修宪,可能重新评估合作关系,这让本就弱势的政权更添变数。 美国的务实算计,在 10 月 6 日有了新动作。 国务院在 “印太战略” 吹风会上特别强调 “盟友行为需符合地区安全利益”,这一表述被解读为对高市强硬路线的直接警示。 五角大楼同步传出消息,驻日美军年度费用分担谈判将 “与日本安保政策稳健性挂钩”,暗示若其政策引发周边紧张,美方可能重新考量基地部署。 半导体领域的制约更隐蔽,美商务部已收紧对日本尖端设备出口的授权审查,理由是 “防止技术流向不稳定区域”,实则瞄准高市所谓 “经济安全保障” 政策中的激进倾向。 中国的应对始终保持定力,10 月 5 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的表态更显层次。 除重申核心关切外,还提及 “愿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对话”,既划清红线,也未堵死沟通渠道。 这种姿态并非妥协,而是精准把握了日本政坛的复杂性 —— 高市虽属右翼,但需面对党内温和派与公明党的牵制,实际政策可能比竞选时务实。 国际问题研究院专家项昊宇的分析一语中的:她很难将极端主张完全付诸实施,利益牵绊会形成天然约束。 日本国内的权力博弈,在 10 月 7 日进入新阶段。 高市着手组建内阁时,不得不吸纳茂木敏充等温和派入阁,以平衡党内势力。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指出,这种 “妥协性组阁” 意味着政策将处处受限,修宪、强军等核心主张大概率会缩水。 更棘手的是在野党联盟,已明确表示将在国会否决未经协商的安保法案,这让高市的执政议程从起步就陷入僵局。 三国的态度本质上指向同一核心:高市早苗的政治立场,与当下东亚的利益平衡格格不入。 中国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美国需要可控的盟友而非麻烦制造者,日本民众需要改善生活而非政治投机。 她被保守派推上高位,却缺乏支撑激进政策的现实基础,甚至连党内派阀都未真正收服。 《读卖新闻》10 月 8 日的后续评论给出了更直接的判断:12 天的 “分离期” 不是缓冲,而是执政困境的预演。 当外部制约与内部矛盾形成共振,即便是首位女首相的光环,也难以掩盖政权的脆弱性。 信源:不能再等了!台岛公然为日本天皇庆生,韩国瑜说自己是日本人生的——搜狐

0 阅读:1530

猜你喜欢

丁香空结雨中愁

丁香空结雨中愁

丁香空结雨中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