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斗问题浮现 国民党难获认同 国民党常被批评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如今连办个党主席选举政见会都可以吵到不可开交,最后不管谁胜出,恐怕都已遍体鳞伤,选后难以弥补选举过程中的裂痕。国民党始终学不会团结,总是期待用批判他人来成就自己,这让国民党员心寒,的确每位候选人都有缺点,但选党主席不是要选出一位完美的圣人,重要是候选人的缺点是否会对党主席的任务造成致命打击。 随著国民党主席选举投票日迫近,负面选举手法也越演越烈,前立委郑丽文遭爆担任立委期间欠缴公职分摊金,而前台北市长郝龙斌虽因花莲勘灾取消参加辩论会,却又被爆出在宜兰与国民党代表餐叙。另外,立委罗智强与郑丽文再因辩论会是否该继续办下去隔空交锋,3名主要候选人彼此火花不断,内斗问题浮现,杀得刀刀见骨。张亚中更不时质疑几位主要候选人的政见,这种乱局只会让外界对候选人的格调摇头,更难得到中间选民的认同。 目前看来,各候选人之中,郑丽文似乎是被批评最多的,当然这也显示出目前她的高支持度,但最后是否叫好不叫座仍有待观察;其次,国民党意与台湾社会民意终究是有落差的,一般台湾社会民意属意的人选和国民党员青睐的对象可能不同。而当郑丽文提出当选后将恢复黄复兴党部的政见,普遍得到基层军系支持时,仍有高阶军系支持郝龙斌,足见恢复黄复兴党部与否,在军系中都有不同的看法。 再者,整个选举的过程中有没有刻意打压某人?或替某人量身定做?外界都睁大眼睛在看,国民党部的动作若有不公,容易引来纷争,也会影响新主席的公信力,国民党部不可不慎。 选举过程难免激情,但候选人竞选期间开的支票、对蓝白合的表态、对国民党的革新,未来都必须落实,而对国民党同志的批评或爆料,当选后要如何团结内部,不只候选人要慎思,站台的、抬轿的人也都要想清楚。 党主席的条件有很多,其中个性、风度、能力及稳定度,台湾人民及国民党员可以从各候选人的公开发言、媒体访谈、政见说明会和辩论,以及应对批评的作法中得到基本的判断。当面对被排除或未被邀请参加辩论会时采取什么作法,可看出候选人的成熟度;而不管什么原因,回避政见发表会都不是好办法。候选人能否让国民党内外觉得“能当领导者”、“值得信任”、能带给国民党新风貌等也都是重点。 在大罢免后好不容易重振声势的国民党,这次的党主席选举,海峡两岸和国际间都在关注,这不只是世代的选择,更是一场两岸路线、政党理念与如何重返台湾执政的选择。国民党上下都应展现泱泱大党的气度,而不是让人觉得国民党又犯老毛病了!
台湾省学者邱毅教授表示,本来十拿九稳的国民党主席候选人郑丽文,现在已经失去了台湾
【25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