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停火的消息刚传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了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上:那超过十万的哈马

文史资鉴堂 2025-10-06 09:03:32

加沙停火的消息刚传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了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上:那超过十万的哈马斯成员、家属还有支持者,往后该去哪儿?   要知道自从 2023 年 10 月开打以来,整个中东就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接收这些人,说白了不是心狠,是过去的教训实在太深刻,谁也不敢冒这险。   先说说这十万人的盘子是怎么来的。英智库早就算过,哈马斯战前光后备力量就有 4 万人,现在虽说打了这么久,以方估计还剩 5000 到 1 万的老兵核心,这些人身边跟着战斗小组,家属更是一大家子一大家子的。   更关键的是哈马斯的民意基础厚得很,芝加哥大学的教授都提过,他们高层全是加沙难民营出来的,亲友全在这儿扎根。   去年 6 月的民调更直观,加沙超六成受访者没了亲人,可还有三分之二支持哈马斯当初的行动,四成人希望他们接着执政,这么算下来,算上家属和支持者,十万这个数一点都不夸张。   但这些人想往外走,中东国家的门早就焊死了。最典型的就是黎巴嫩,这国家简直是被难民问题坑怕了。   1970 年约旦把巴解组织赶出来,四十万巴勒斯坦难民涌进黎巴嫩,结果这些人很快军事化,直接引发了黎巴嫩内战,打了十几年没停。   后来 1982 年的夏蒂拉难民营大屠杀,更是成了刻在黎巴嫩人心里的疤,两千多难民和平民遇害,到现在都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更别说后来从这些难民里还诞生了真主党,2023 年黎以冲突一爆发,黎巴嫩这边死了四千多人,一万六千多人受伤,整个边境打成废墟,这种代价谁还敢再付一次?   现在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早就放话了,绝不能让本国领土再被当成冲突的跳板,接收哈马斯相关人员根本想都不用想。   再看和加沙接壤的埃及,按理说地理上最近,可埃及的态度比谁都坚决。倒不是埃及不心疼巴勒斯坦人,实在是自家的安全红线不能碰。   加沙南部的拉法口岸常年重兵把守,埃及就怕一旦开了接收的口子,哈马斯的武装人员混在里面进来,到时候本土的极端势力再趁机作乱,那麻烦就大了。   而且埃及心里清楚,哈马斯和伊朗、真主党的联系摆着呢,要是接收了他们,等于把地区矛盾引到自己家门口,沙特、阿联酋这些海湾国家也不会同意,毕竟谁都不想打破现在的平衡。   约旦的心思更复杂,当年黑九月事件的教训太惨痛,巴解组织在约旦搞武装割据,最后闹得约旦国王不得不动武清剿,两国结下的梁子过了这么多年才缓和。   现在约旦境内本来就有大量巴勒斯坦难民,要是再进来一批哈马斯相关人员,不光国内民族矛盾会激化,还可能被以色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影响和美国的关系,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就连一直帮着调解的卡塔尔,虽说和哈马斯有沟通,但也只愿意在外交上出力,压根没提接收的事,毕竟小国寡民,真要是引火烧身根本扛不住。   其实这些人也不是没想过留在加沙,但现状实在太难了。停火前加沙人就一直在逃,单亲妈妈拉米斯都被轰得转移了 11 次,从北部跑到汗尤尼斯,再到拉法,最后躲到努塞赖特,丈夫和父亲都死在空袭里,剩下的人要么挤在难民营的帐篷里,要么就在废墟上搭临时棚子。   现在哈马斯虽说原则上接受了特朗普的20 点计划,愿意把管理权交出去,但和以色列在解除武装上还僵着,真要是彻底缴械,这些核心成员怕是要被清算;可不解散,以色列又不可能放任他们留在加沙,等于陷入了死循环。   更头疼的是外部补给早断了,以军把加沙围得水泄不通,之前的 “全球坚韧船队” 全被拦下来,四百多援助人员都被扣了,哈马斯的武器和粮食都快耗光了。   这些成员、家属和支持者要是留在加沙,要么得靠联合国的人道主义援助活命,可援助物资能不能顺畅进来还是个问题;要么就得想办法藏起来,但加沙就那么大地方,想躲过以军的搜查太难了。   中东国家拒收不是没良心,是真的被历史教训打怕了,谁也不想再因为接收一批人引发内战或者边境冲突。而哈马斯这些人,进无路退无门,停火带来的和平曙光里,藏着他们最尴尬的处境。   现在国际社会虽说呼吁解决安置问题,但真要拿出切实办法太难,毕竟没人愿意把这个烫手山芋接过去,这十万多人的出路,恐怕还要在谈判桌上扯很久很久。          

0 阅读:257

猜你喜欢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