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专业完了,汉语言专业考公难、考研难、就业难,它就是一个天坑专业。有老师说,文科生报汉语言好考公务员,可是2025年公务员国考和省考中,汉语言文学的岗位数量都在大幅下滑。 2024年国考中,汉语言文学的岗位招录人数为7880人,而2025年的岗位减少至3392人,降幅超50%。那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人数呢?根据2021年辽宁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粗略统计,当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了将近3000人,推算全国应该是8万多人。 因为汉语言这个专业是个零门槛专业,只要有两个找不到工作的文科博士,再买一堆没用的教材就能开专业。每年汉语言考公的岗位报录比都是100:1左右,就是100个人去考,最后只录取1个。 下一个就是考研,残酷的现实是名校的校外推免与本校保研率高,这使得留给统考的名额很少。以浙大为例,2024年研究生统考中,中国语言文学下设二级学科,文艺学招2人,语言学招1人。考研比考公还卷,就算你报了浙大,最后调剂到哈师大都费劲。 还有一个出路是当老师,但硕士学历加名校身份是入场券,师范类院校还要分校区。那你告诉我,那些双非二本和某师院的汉语言专业毕业生去哪儿就业? 当然,你也可以去体制外,去做商业文案撰写、视频拍摄与剪辑、自媒体账号运营与维护等等工作。但是这些技能,汉语言专业在大学的培养方案中并没有涉及,反倒是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有类似的培养方案。 最后跟大家说一个我体制内朋友跟我说的原话:他们经常听到反馈,说招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还不如招计算机专业的。有人怀疑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上大学都是混日子的,不说写正式公文了,就连最简单的宣传稿和公众号文章的撰写,都是靠复制粘贴和模板,原创的字一个都写不出来,最后也得重新培养。 那还不如招计算机专业的,不仅能培养写材料,还能做一些电脑技能相关的工作。反正都是复制粘贴加模板,那招谁不都一样啊?你们自己品一品。家长们关注教师和孩子的教育,真的很有必要。
原来评论区真的有考研大神!!!
【2点赞】
自律
哪个不卷,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