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40年,双枪李林被日军围攻,不得已退到庙里。等日兵破门而入时,她假装昏死倒在

1940年,双枪李林被日军围攻,不得已退到庙里。等日兵破门而入时,她假装昏死倒在地上。 1940年4月的山西,天阴得像要塌下来。 东边的山头刚冒出火光,西边的沟壑就响起了枪声。 这是第九次大扫荡,日伪军集结了上万人,要一口吞掉整个晋绥抗日根据地。 李林那天本来可以不上的。她怀着孕,三个月了,连骑马都得小心翼翼。 但她主动请战,说自己熟地形,最适合佯攻掩护。没人拦得住她。 她从来都是这样,脾气倔得像石头,但讲义气,比谁都硬气。 可问题来了,敌人太多,火力太猛。前头刚放冷枪,后头就被包了饺子。 李林带着十几个人,一路冲杀,腿中弹了,胸口也挨了一枪,还是咬牙往山上爬。 她知道,越往高处走,机关和老百姓逃出去的机会才越大。 她最后退到了山神庙,庙小,破旧,连门都半垮着。 她靠着神龛坐下,把两把驳壳枪放在膝头,开始等。他们会来的,她知道。 说到这你可能以为她只是个战士,其实没那么简单。 她叫李林,原名李秀若,福建漳州人。 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后来被亲戚接去印尼爪哇。 那时候她还没长开,但眼睛已经很亮了。 在爪哇,她天天看见华人被欺负,说中文要被打,写信回国要被检查。 她有一次在作文里写,“为什么祖国不能保护她的儿女?” 老师没收了她的本子,她偷偷抄了三遍,藏在枕头底下。 14岁那年,她一个人坐船回国,没人接,也没钱。 她就自己找到了厦门集美学校,硬是混进了课堂。 后来又去了上海爱国女中,那时她已经开始写那些“倭寇不灭,誓不为人”的诗句了。 1936年,她考上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成绩很好。 但她没读完。抗战打响后,她把书一扔,跑去太原,报名参加军政干部训练班。 她不是去学当兵,是去教别人怎么当兵。 她教战士识字、写标语、唱抗日歌,还组建了雁北游击队。 那支队伍后来成了独立支队,她是骑兵营教导员,双枪女将的名号,就是那时候叫开的。 她的枪法,是双手一起练的。左轮右驳壳,夜袭日军营地,缴获战马上百匹。 贺龙见了她,竖着大拇指,说“这是咱们的女英雄”。 她笑了笑,没说话,只把枪插回腰里。 但她不光是能打。她当过专署秘书主任,白天修教材,晚上培训干部。 她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给难民孩子穿,把缴获的战马分给伤兵骑,自己走路。 有人说她傻,她说:“抗战靠的是行动,不是名声。” 阎锡山要高薪请她,她连信都懒得回。她心里认定的事,谁劝也没用。 说回那天山上的庙。敌人果然来了,一队接一队,围得水泄不通。 她已经不能站了,子弹打穿了左臂,嘴里也吐了血。 她把枪放好,把怀表和钢笔塞进衣服口袋,写了几行字:“交党费,衣物分乡亲。” 然后,她把自己倒在庙门口,脸朝地,像是死了一样。 日军破门而入时愣住了。地上这女人,满身泥血,肚子微鼓,身边还有双枪。 他们刚想上前,她突然翻身一枪,打翻一个,接着又是两枪,干掉三人。 最后子弹只剩一发。她咬紧牙,把枪口对准自己喉咙,开了最后一枪。 她死的时候,才24岁,肚子里的孩子也没能留下。 可她身边,留下了党员证,还有那两把陪她征战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