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根据岛内媒体报道,“陆委会主委”邱垂正表示,中国的国庆谈话没有提到九

糖心萌喵 2025-10-05 09:21:53

10月2日,根据岛内媒体报道,“陆委会主委”邱垂正表示,中国的国庆谈话没有提到九二共识、一中原则和统一用词,而是有提到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但硬的部分还是有,例如提到两个坚决,也就是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和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软硬都有。 邱垂正抛出了几个关键观察。他说今年涉台表述只占44字,是近5年来最少的。他特意点出,谈话里没提“九二共识”“一中原则”和“统一”用词,转而强调了“深化两岸交流合作”。 但他没敢漏掉硬气的部分。他明确提及谈话里的“两个坚决”,既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也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邱垂正把这定性为“软硬都有”,还坦言这些变化得“进一步解读及持续观察”。 民进党当局这股紧张的解读劲头,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他们太习惯从文字增减里找信号,却偏偏忘了大陆对台政策的根基从来不是靠字数撑起来的。 先说说字数精简这事儿。这种表述上的“极简风”根本不是首次出现。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就缩减到96字,当时就有专家解释,这既是整体文风调整的联动效应,更是政策自信的体现——核心立场早成共识,无需靠篇幅强调。 这次国庆谈话的44字表述,本质上是延续了这种“不说空话”的逻辑。两岸关系的基本盘摆在这里,大陆的对台大政方针稳定清晰,没必要每次都把所有术语从头到尾念一遍。就像老熟人聊天,没必要每次见面都重新自报家门,关键信息传达到位就行。 再看“九二共识”的提及问题。这绝对不是民进党当局臆想的“立场松动”,这种解读纯属偷换概念。国台办早就说过,“九二共识”的历史经纬铁证如山,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通过各自口头表述,明确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意涵,这是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 2024年10月1日石家庄日报刊发的国庆讲话全文里,其实清晰提到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邱垂正的解读显然刻意忽略了关键前提,这种选择性失明,说到底是想给自己找心理安慰。退一步讲,即便某次表述没单独点出,“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这句话本身就包含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这是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 大陆的态度从来都是“行胜于言”。这些年,两岸融合发展的举措一直在落地。从台胞居住证的发放到职业资格互认,从农业合作示范区的建设到跨境电商的通畅,实实在在的利好远比重复的术语更有说服力。 谈话里强调“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恰恰是抓住了两岸关系的要害。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经济上互补性强,民间交流更是割不断的纽带。这种以民为本的导向,戳中了民进党当局“抗中”叙事的软肋——他们最怕两岸民众走得近,怕“台独”谎言被现实戳破。 而“两个坚决”的表述,更不是空洞的口号。民进党当局执政以来,不断歪曲否认“九二共识”,纵容“台独”分裂行径,还勾连外部势力搅动地区局势。大陆的坚决表态,就是对这种危险动向的精准回应。 这种“软”“硬”结合的表述,藏着对两岸关系的深刻把握。对广大台胞,大陆始终敞开交流合作的大门,全力保障台胞福祉;对“台独”分裂势力,大陆从不含糊,用实际行动筑牢底线。这不是什么“策略摇摆”,而是清醒的务实主义——把该争取的争取到,把该遏制的遏制住。 民进党当局之所以感到“不同寻常”,根源在于他们的思维太狭隘。他们习惯了用“对抗”视角看问题,总觉得大陆的每句话都藏着“阴谋”,却看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势。他们盯着44个字的篇幅纠结,却看不到背后14亿多大陆同胞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 其实大陆的逻辑一直很清晰。表述可以精简,但核心立场绝不会动摇;方式可以灵活,但发展两岸关系、反对“台独”的方向不会改变。就像一座山,不会因为天气变化就改变根基,大陆对台政策的根基,就扎在“一个中国”的事实里,扎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里。 邱垂正们与其花心思抠字眼、搞解读,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回应台胞的民生诉求。两岸同胞要的是实在的利益,是顺畅的交流,不是政治算计出来的“文字游戏”。 信源:《石家庄日报》

0 阅读:1628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06

用户12xxx06

1
2025-10-05 10:22

字越少事越大,当你听到几个字的时候:解放台湾行动开始,那时就是你的气期了

猜你喜欢

糖心萌喵

糖心萌喵

糖心萌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