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加征关税:赢家只有一个——中国 这句话不是中国人说的,也不是与中国关系友好的国家人士说的,而是出自一位美国官员之口,她就是美国密歇根州民主党籍州长格雷琴.惠特默,她在当地时间10月1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发表演讲时说这番话的。 说这话的惠特默,可不是什么不懂经济的外行,她脚下的密歇根州,堪称美国汽车业的“心脏”——底特律就在这里,通用、福特、斯泰兰蒂斯三大车企的根基扎了上百年,全州1/5的工作岗位都和汽车沾边。她敢在邻国的地盘上戳破“关税神话”,根本是被本土产业的惨状逼出来的。 密歇根人太清楚汽车业意味着什么了。街头的汽修店、郊区的零部件工厂、甚至超市里的货架,都和这条产业链绑在一起。可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的政令一落地,多米诺骨牌就倒了。关税加在零部件上,成本直接转嫁到车企头上,福特二季度光关税损失就达8亿美元,通用更惨,亏了11亿,三大车企全年预估要赔进去70亿美元利润。 这些亏损最终都变成了工人的焦虑。斯泰兰蒂斯直接裁了五家美国工厂的900名员工,密歇根的冲压厂也跟着停摆,已经在装配线干了三年的阿卜杜拉愁得睡不着,他根本不信“关税能带来工作”的鬼话,只担心下一个被裁员的是自己。更要命的是物价,一辆进口零部件占比高的汽车,零售价硬生生涨了6000美元,连维修保养的费用都跟着飙升,密歇根州54%的人都觉得这关税要拖垮本地经济。 惠特默早不是第一次反对关税了。她之前特意找特朗普会面,直言这政策会“严重损害汽车制造业和工人利益”,可换来的却是更狠的关税加码——钢铝关税提至50%,连汽车必备的芯片都被威胁要征100%关税。她选择在多伦多说那番话也藏着深意:密歇根的汽车供应链早和加拿大、墨西哥缠在一起,每辆车几乎都有跨境零部件,加税等于亲手砸了自己的产业链。 特朗普喊着“制造业回流”的口号,可密歇根的现实是另一番景象。美国组装的汽车里,本土零部件占比才40%到50%,全球供应链是几十年优化的结果,哪是关税能强行拆开的。结果关税没留住产业,反而逼得企业收缩投资,近60%的密歇根企业都不敢再花钱扩产,州里预计未来五年要少1.3万个工作岗位。 所谓的“保护”成了自残,惠特默才戳破真相:中国没被关税打垮,反而在全球供应链里更稳了;美国自己却陷入“越保护越萎缩”的怪圈,通用、福特的全球销量比2016年跌了大半,全球前五里都没了美国车企的影子。这哪是帮美国,分明是帮了对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总统特郎普紧急宣布!当地时间10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紧急宣布
【63评论】【7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