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均未提交申请。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国际奥委会近期公开表达了对2036年奥运会申办情况的担忧,一个重要原因是此前被看好的上海、成都、广州等中国城市均未提交申请。这一情况与十年前各国争相申办奥运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目前,已有超过十个国家或地区对申办2036年奥运会表现出兴趣。亚洲国家尤为积极,印度总理莫迪在2023年10月明确表示将“不遗余力”争取举办权,称这是14亿印度人的梦想。韩国首尔市长吴世勋也多次在社交媒体强调首尔具备举办盈利性奥运会的能力。其他竞争者包括印尼、沙特、卡塔尔、埃及、南非、墨西哥和土耳其等。 从历史数据看,奥运会的经济风险确实不容忽视。自2000年以来,多数奥运会都出现严重亏损。雅典奥运会亏损80亿美元,里约奥运会亏损21亿美元,东京奥运会更是亏损高达64亿美元。 成本超支已成为奥运会的常态,根据研究,从1972年至今,每届奥运会平均超支率达原预算的156%。 上海正全力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致力于打造世界赛事名城,广州则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些城市更倾向于将资源投入到具有长期效益的领域。 2019年开始,他们允许联合申办,鼓励使用现有场馆,并调整了主办城市的选定时间。巴黎奥运会尝试在著名地标举办比赛,同时强调可再生能源使用和零浪费战略,这些创新可能成为未来奥运会的样板。 对于2036年奥运会,各申办国都强调“低成本”理念。韩国计划复用1988年奥运场馆,印度也表示要“量力而行”。这种趋势表明各国对奥运会的期待已从展示国力转向务实运营。 当前更注重将资源投入到教育、医疗、科技创新等直接惠及民生的领域。社区体育设施的普及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比举办一次性大型赛事更能促进体育事业的长期发展。 从全球视野看,奥运会面临的挑战不仅限于经济层面。气候变化影响着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可行性,有研究显示到2050年,中国东部大部分城市的暑热压力指数可能超过安全线。地缘政治因素和公众参与方式的变化也在影响奥运会的吸引力。 一些专家建议固定几个主办城市轮流举办,或建立永久性场馆设施。只有找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奥运会才能重新赢得城市的青睐。 中国城市此次的集体缺席,标志着全球城市对大型赛事态度的深刻转变。国际奥委会需要重新思考奥运会的价值定位,而中国城市则通过这种理性选择展现了成熟的发展观。这种变化不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背离,而是对更可持续、更务实发展模式的探索。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韩国、印度、沙特……多个亚洲国家想申办2036年奥运会》 海报新闻《竞争激烈!多国有意申办2036年奥运会,这两个国家非常积极》 华龙网《竞争激烈!超过十个国家抢申办2036年奥运会:印度和韩国非常积极》 新浪财经《奥运申办凉透,中国三城拒申2036奥运》
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
酸酸甜甜小狐
2025-10-05 01:25:16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