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饶了这些开车的吧!”交警的这句话全网刷屏,播放量超1.4亿 9月15日晚,安徽淮南交警朱波和同事在洞山隧道北口巡逻时,发现一位老太太骑三轮车在隧道里逆行。看到警车后,老太太不但没有停下,反而继续逆行了1.3公里。朱波立即绕道隧道北口再往南边,终于追上并拦停了三轮车。面对交警的询问,老太太以“耳朵不好,脑子昏”为由求情朱波则回应道:“请你饶了这些开车的吧!如果别人的车撞到你了,你的家人会饶了他们吗?”。 这段由淮南交警发布的执法视频,截至2025年9月30日,播放量已突破1.4亿,点赞量超过330万这句话之所以能引发共鸣,是因为它说出了许多驾驶人的心声,反映了交通乱象给其他司机带来的困扰,同时也是对生命的 一条隧道,像根抽气管,把城市的焦躁全吸进来。车灯晃得人眼花,喇叭声此起彼伏,谁都想一脚油门冲出去。偏偏这时候,一抹暗蓝的三轮车壳子,像块石头卡进血管——逆行,还慢悠悠。视频里,老太太缩着脖子,手把晃得跟船桨似的,嘴里嘟囔“我听不见”,可屏幕外的我们,谁听不见自己心跳砰砰?朱波那句“请你饶了这些开车的吧”,干脆把大家心里积压已久的怒火给点爆了:对呀,凭啥守规矩的人要给不守规矩的人买单? 有人说交警太凶,老太太可怜。可换个角度想想:隧道单向限速六十,前面突然冒出三轮车,司机一脚急刹,后车追尾,连环撞,谁可怜?去年重庆,一位外卖骑手闯红灯,小轿车急打方向撞上护栏,副驾女孩当场没了命;再往前,浙江高速,行人横穿,货车侧翻,司机被钢筋刺穿。每一条新闻底下,评论区都是“驾驶人心碎合集”——守法的替违法的背锅,找谁说理?朱波那句话,就是把这层遮羞布撕了:不是谁弱谁有理,而是谁错谁买单。 老太太一句“耳朵不好,脑子昏”,听起来像护身符,其实像橡皮擦,想把自己犯的错一抹干净。生活中,这种“橡皮擦”还少吗?电动车闯快车道,“我赶时间”;大爷大妈超市插队,“我岁数大”;高速上倒车逆行,“我错过出口了”……理由五花八门,核心就一个:你们得让着我。可马路不是客厅,车轮子不长眼,你一时犯糊涂,别人可能一辈子买单。朱波那句反问,就像把橡皮夺过来,啪一下摔地上:犯错就得认,别拿弱势当挡箭牌。 还有人觉得,交警执法就该“温柔劝导”,最好再配点爱心糖果。可现实是:隧道里车流如织,一辆车急刹,后面就是一串碰碰车。执法不是拍偶像剧,一秒迟疑,事故就可能发生。朱波绕路拦截,把老太太带离险境,话硬但理不硬?真不硬。他要是软绵绵来一句“奶奶您慢点”,对方听不清也听不进,下一秒说不定就撞上呼啸而来的货车。快速、果断、一针见血,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温柔得有,但得放在事后——罚单可以慢慢开,命却只有一条。 再说深一点,我们为什么那么容易被这句话点燃?因为我们都当过那个“守法却吃亏”的人。早高峰,你老老实实排队,结果旁边一辆车硬挤进来,你还不敢撞,只能憋着火踩刹车;深夜回家,绿灯刚亮,一辆电动车嗖地冲过,你猛踩刹车,心跳一百八;高速上,你保持车距,隔壁车连续变道,你狂按喇叭人家当听歌。每一次,你都想要个说法,可大多数时候只能自认倒霉。朱波那句“请你饶了这些开车的吧”,就是把大家的委屈喊出来了:守法者不该为违法者让路,守规矩的人不该一次次背锅。 当然,也有人担心:老太太年纪大,真罚她,她扛得住吗?这就要说到“执法的温度”了。罚单可以分层——该教育的教育,该罚款的罚款,该帮扶的帮扶。上海早就试点:对首次轻微违法的老人,先上课再答题,答对了免罚;对屡教不改的,照样重罚。让违法者长记性,也让守法者安心,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一句硬话上热搜不是终点,背后得有一套细化的规则:怎样劝导、怎样处罚、怎样帮扶,都得有板有眼,才能让“请你饶了开车的”不止于情绪发泄,而成为推动改变的力量。 最后,说点自己的小事。我开车十年,最怕两种人:一种是“突然变道不打灯”,一种是“行人闯红灯还慢悠悠”。有一次夜里,我绿灯正常过路口,一位大爷推着自行车横穿,我急刹,ABS都踩出来,车头离他膝盖不到半米。我摇下车窗想理论,大爷来一句:“你年轻人,让让我怎么了?”我瞬间熄火——让你是情分,不让是本分,凭什么用你的“弱”绑架我的“险”?那一刻,我完全理解朱波的愤怒:不是不敬老,而是不能让“老”成为违法通行证。谁都有父母,谁都会老,但老了更要守规矩,因为骨头脆了,更经不起撞。 回到视频里,朱波把老太太的三轮车推出隧道,车流恢复正常,镜头里灯光连成一条河。评论区里,有人留言:“听了这句话,我决定以后再也不逆行了。”看,这就是一句话的魔力——它喊出了驾驶人的委屈,也敲醒了违法者的侥幸。愿我们都能记住:马路不是客厅,生命不是游戏,守规矩才是最大的安全感。别让“请你饶了开车的”变成无奈的哀求,让它成为对规则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为什么高薪女士在相亲市场并不吃香?
【2评论】
火星梺雪
立法,罚“她”的家人就行了
红鲱鱼 回复 10-04 17:30
这个办法好。罚她,她拿年龄大说事儿,不能拿她怎么样;罚她的孩子,她会真的肉疼,会乖乖地守法。这种“打小猴整老猴”的方法,应该收到很好的治理效果。
Bobo
好好的一篇文章,弄了个啥配图?瞬间好感全无
果酱菌
依规矩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