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高管联名弹劾,年终奖0元的余承东,如何把华为带上巅峰?    2012年,

芸霄记史 2025-10-03 08:46:31

曾被高管联名弹劾,年终奖0元的余承东,如何把华为带上巅峰?     2012年,华为手机业务已经成了公司“烂摊子”,在内部分毫没存在感,余承东刚接手时,遭到不少高管质疑,有人甚至觉得他是在胡乱折腾,强烈要求撤掉他。   那一年年终,别人都有奖金,他却分文未获,只收到一个歼-15的飞机模型,任正非告诉他,这意味着手机业务必须“从零起飞”。   更关键的是,任正非在大会上直接放话:谁不支持余承东,就是不支持自己。这句话彻底稳住了他的位置。   拿到这把“尚方宝剑”后,余承东开始动刀改革,他坚信,要么不做,要做就全力以赴。   第一步,他从三星“挖”来了几位重要人物——杨柘负责品牌、赵科林管渠道、蓝通明管供应链。   这几位一到位,立刻给华为手机注入新思路,品牌不再只是生硬的硬件宣传,而是开始强调审美和生活方式,城市年轻人也终于开始接受华为手机。   与此同时,他坚持砸钱搞研发,成立了“2012实验室”,工程师们直接住在工厂调工艺,光是P6手机的金属电池盖,供应商反复试了百万次,才敢量产。   最终,P6做到当时全球最薄的6.18毫米,而且手感出众,这款标价2688元的产品一举卖出400万台,算是让华为手机第一次在市场上扬眉吐气,余承东在公司内部也逐渐站稳了脚跟。   有了P6的成功,华为决定上双品牌的策略,任正非批准推出荣耀品牌,对准当时疯狂增长的小米。   2013年底荣耀上线,尽管2014年就爆出“愚人节事件”——电商负责人带着几十号人跳槽京东,但荣耀依然靠着华为过硬的技术和供应链,一年就卖出2000万台,速度惊人,荣耀守住了中低端市场,余承东则把重心放在了高端突破。   2013年,首款Mate手机面世,6.1英寸大屏配4100mAh电池,正中消费者痛点。   当时智能机普遍续航差、屏幕小,Mate系列一下子打响了知名度,然而,真正意义上的高端突破,要等到Mate7。   2014年,海思的麒麟925芯片第一次性能超越高通,余承东决定借这枚芯片强攻高端,把Mate7定在近4000元价位,冲击苹果和三星。   Mate7不仅有大屏和全金属机身,还首发了按压式指纹解锁,比整个行业早了一年。   工艺要求极其苛刻,点胶工序要在不足1毫米的缝里精准操作,供应商差点被折磨疯,华为的工程师干脆驻厂帮忙,才最终把工艺打磨出来。   一经上市,Mate7便成爆款,供不应求,短短几个月,销量突破700万台,直接让华为手机立足高端市场,这是华为走向巅峰的重要转折点。   不过,就在Mate7大卖之时,麒麟芯片研发负责人王劲因心脏病去世,年仅42岁,这给团队留下沉重打击,但研发脚步没有停,全队带着遗憾继续攻关,正因为这种咬牙坚持,才让华为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底气。   2018年是华为手机最风光的一年,全球销量突破2亿台,成为中国市场第一,消费者业务的营收还超过了华为的传统运营商业务。   那时的余承东豪气十足,直言未来全球市场只会剩下苹果、三星和华为三家,然而,晚到的风暴几乎要摧毁这一切。   2018年底,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紧接着2019年美国禁令生效,高通、谷歌、英特尔纷纷断供。   外界一致看衰,认为华为撑不过去,但就在关键时刻,华为宣布启用多年准备的“备胎计划”。   芯片、操作系统,甚至缺少EUV光刻机的情况下,华为都在设法突破,没有谷歌,鸿蒙系统上线;没有外部供货,华为自己扛,甚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大胆下注。   从2012年零奖金、背负骂名的处境,到2018年稳居中国第一,余承东带着华为手机业务爬过了一座又一座大山。   而2019年之后,面对全面打压时展现的坚韧,正是此前多年积累出来的底气,这一路,每一步都艰难,但事实证明,华为没倒下,反而在浴火之后开始重生。   参考信源:华为猛将余承东:一路杀城,来到造车前线——澎湃新闻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