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次真动真格了! 9 月 12 日上午,中矿资源集团(CMRG)向国内 23 家核心钢企发去紧急通知:即日起,所有以美元结算的必和必拓(BHP)铁矿石船货,全面暂停采购。 连已在途中的 12 艘货轮都没例外 —— 这些货轮合计载有 180 万吨铁矿石,原本计划 10 月上旬抵达青岛、宁波港,现在全部被要求暂停靠泊,等待结算货币调整方案。 这不是生意场上的临时议价,是中国在大宗商品领域夺回话语权的实打实战。 2021 年 CMRG 刚成立时,国内钢企还在为铁矿石定价发愁。 那时全球铁矿石定价被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三大巨头垄断,普氏指数由西方机构主导,哪怕中国买走全球 75% 的铁矿石,也只能被动接受涨价。 2022 年必和必拓单方面将铁矿石价格上调 18%,国内钢企每吨成本增加 200 多元,仅宝钢一家就多支出 36 亿元。 也是从那时起,CMRG 开始整合国内采购需求,把分散的订单集中起来,两年时间里,将国内钢企的联合采购比例从 30% 提至 68%,就是为了今天能攥紧主动权。 澳大利亚这边的反应比预想中更激烈。 9 月 13 日,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国会质询时直言 “对中方决定感到失望”,言语里藏不住焦虑. 澳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铁矿石出口占澳 GDP 的 5.8%,必和必拓占澳铁矿石出口量的 32%,这一暂停意味着澳明年铁矿石出口收入至少减少 112 亿澳元。 必和必拓的股价更直接,消息传出当天就跌了 4.7%,市值蒸发 230 亿澳元,其全球铁矿石业务 CEO 迈克・亨利紧急飞赴北京,想重启谈判,却连 CMRG 的大门都没进去 —— 中方明确表示,谈可以,先把结算货币的事理顺。 中国敢这么硬气,早就留好了退路。 刚果(金)的西芒杜铁矿,今年 8 月刚完成最后一段铁路铺设,预计 2025 年一季度正式出矿,初期年产能就有 1.5 亿吨,够国内 15% 的进口需求,而且全程用人民币结算。 巴西淡水河谷也靠得住,今年 7 月刚与 CMRG 签了 3 年 1.2 亿吨的长单,不仅价格比必和必拓低 8%,还答应将人民币结算比例从 40% 提至 65%。 算上印度、南非的补充货源,国内铁矿石进口渠道里,必和必拓的占比已从 2021 年的 22% 降到现在的 16%,少它一家,根本不影响正常生产。 这次暂停采购,更是精准踩中了必和必拓的软肋。 必和必拓今年初刚宣布要把铁矿石价格再涨 15%,理由是 “全球需求回暖”,可实际上,中国钢企通过技术改造,每吨钢的铁矿石消耗量已降了 6%,根本不怕短期供应波动。 更关键的是,必和必拓的西澳矿区,有 40% 的产能依赖中国市场消化,一旦中国订单暂停,矿区库存会在 3 个月内堆满,到时候要么降价,要么减产 —— 减产一天,就少赚 2000 万澳元,这账他们比谁都清楚。 国内钢企的反应也很统一。 宝钢、鞍钢当天就调整了采购计划,把原本给必和必拓的订单,转了一部分给淡水河谷;河北钢铁更直接,通知旗下所有钢厂,未来半年优先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9 月中旬以来,国内铁矿石现货价已跌了 9%,必和必拓之前喊的 “涨价 15%”,现在成了笑话。 有钢企采购总监算过账:按现在的价格,今年下半年能少花 80 多亿元采购成本,这些钱刚好能投到环保改造上。 这不是赌气,是精准的博弈。 中国占全球铁矿石进口 75%,但过去一直没把这种需求转化为话语权,这次通过 CMRG 集中采购,就是要让必和必拓明白:谁才是真正的 “大客户”。 而且,暂停美元结算还有更深的考量 —— 这些年,必和必拓一直拒绝用人民币结算,哪怕中国是其最大买家,现在中方主动按下暂停键,也是在推动大宗商品结算的 “去美元化”。 已有消息说,力拓和淡水河谷都在悄悄研究人民币结算方案,生怕步必和必拓的后尘。 现在就看必和必拓接不接招了。 如果他们愿意改用人民币结算,并且放弃涨价计划,订单或许还能恢复;如果还抱着 “垄断定价” 的老思路,中国有的是替代货源。 西芒杜铁矿明年投产后,必和必拓的议价能力只会更弱。 从目前的情况看,必和必拓的谈判团队已开始松口,有消息称他们正在内部评估人民币结算的可行性,这说明中方的牌已经打对了。 这场硬仗,中国的赢面本来就大。 信源:中方企业暂停采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搜狐
中国这次真动真格了! 9月12日上午,中矿资源集团(CMRG)向国内2
高干评世界
2025-10-02 18:39:32
0
阅读:1138
花雨满天
价格和汇率,我们不得不这样做,真金白银的,不能白花钱。长协价比现货价还高,那还签什么长协?
清水鸡
美元被美国操控,收割世界的资源工具。
用户10xxx14
必须以人民币计价才允许[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