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韶萌
月圆星海,家国同梦。国庆中秋双节到来之际,在距离地球400公里外的中国空间站,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陈冬、陈中瑞、王杰三名航天员特意穿上了红色上衣,上衣上写的“祖国是照亮一切的光”,表达航天员们对祖国跨越星海的热爱与深情。今年,是河南籍航天员陈冬第二次在太空过国庆和中秋节。
“从亲历中国空间站三舱T字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到如今空间站应用发展成果丰硕,我深切感到,这些成绩离不开工程全线的奋力托举,更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关注支持。我们在中国空间站,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福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转播画面中,是英雄航天员陈冬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坚定。
电视画面外,是陈冬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牵挂与祝福。
“儿行千里母担忧,作为母亲,内心肯定是非常牵挂的。”10月1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联系到陈冬母亲黄焱,对儿子的思念欲言又止,背后是一个航天员家庭的默默付出,是跨越星海的深沉爱意。
“因为就算不是在太空执行任务,中秋我们也是很难有聚在一起。”黄焱告诉记者,从陈冬到长春上大学至今,我们全家人没在一起过过中秋节。提及儿子爱吃什么口味的月饼,黄焱笑着说:“我猜,他喜欢豆沙馅。”
陈冬的父母陈树林和黄焱曾同在原洛阳铜加工厂工作。由于工作需要,他们常上“对班”,节假日也难团圆。于是,每年中秋,当别人家围坐分月饼时,陈冬和哥哥总有一个亲人不在身边。
陈树林曾这样安慰孩子:“如果中秋夜爸爸或妈妈不在家,你们吃完月饼,就到院子里去看看天上的月亮。只要望着同一轮月亮,无论在哪儿,一家人就能彼此“感应”到。
这份跨越空间的“感应”,或许正是中国航天人家庭独特的浪漫。2022年9月,作为首批在太空过中秋的中国人,陈冬父母用一封家书遥寄思念,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在现场记了这感人一幕,纸短情长,写出的是“我们都为你骄傲”,写不出的,是“想你时,就会看一看天……”
说起团圆,黄焱心里早早有了打算。“等他完成任务回来,我们能够见面的话,我和他爸爸会带着胡辣汤料,给他做他爱吃的卤面,自己炸油条,专门做一顿胡辣汤。”
作为母亲,黄焱深知,儿子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他的肩上承载着国家和人民的重托。深深思念,埋在心底,儿子快乐是母亲最朴素和真挚的愿望。“正好也是赶上国庆节赶上中秋节,希望他们在天上过得非常愉快,和他的搭档一起呢,高高兴兴的过完节,出色的完成任务。”黄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