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93年,曹参正在家里喝酒。仆人突然来报:“丞相萧何,去世了。”曹参一听,丢下

岁月解密师 2025-09-30 00:12:48

前193年,曹参正在家里喝酒。仆人突然来报:“丞相萧何,去世了。”曹参一听,丢下酒杯,大呼道:“赶紧收拾东西,我要入朝去当丞相了。” 前193年,曹参正坐在家中庭院里,就着几碟小菜慢酌,酒液刚沾唇,仆人便跌跌撞撞闯进来,声音带着颤意:“大人!宫里来消息,丞相萧何……薨了!” 曹参手中的酒杯“当啷”落在案上,酒汁洒了满桌,他却浑然未觉,猛地起身,眼中没有悲戚,反倒透着一股了然的笃定,对着左右大呼:“快!即刻收拾行装,备好车马——我这就要入朝,接丞相之位了!” 家人仆从皆愣在原地,有人忍不住问:“大人何以如此肯定?萧丞相在时,您与他虽同随高帝起兵,却也常有政见相左,怎知陛下定会召您为相?” 曹参抬手整了整衣袍,目光望向长安方向,沉声道:“萧丞相之贤,在于知天下疾苦、懂治国根本。他在任时定的法度,皆是为百姓休养生息、为大汉稳固根基,非私心所设。我与他偶有争执,从非为权位,而是为辨明治国之策;如今他故去,需有人守好他创下的基业,莫让新政动摇。陛下素来明辨,必知唯有守成不妄动,方能安民心、固社稷。” 话音刚落,宫中使者已策马至府前,高声宣读诏令:“陛下有旨,召平阳侯曹参入朝,继萧何任丞相之职,即日赴任!” 曹参领旨谢恩,临行前,他召来家中子弟,叮嘱道:“我此去为相,非为争名逐利,而是为守萧丞相的‘与民休息’之策。昔年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到了长安,自当以身作则,不增苛政、不扰百姓,你们在家中也需谨守本分,莫要仗着我的职位生事。” 抵达长安后,曹参入宫面圣,汉惠帝见他,开门见山问:“朕召先生为相,先生可有治国之策?”曹参躬身答道:“陛下以为,萧丞相生前定下的法度,是否利于天下?”惠帝点头:“萧丞相之策,使百姓脱离战乱之苦,自然是好的。”曹参又问:“那陛下与高帝相比,德行才干如何?臣与萧丞相相比,又如何?”惠帝笑道:“朕不如高帝,先生亦稍逊萧丞相。” 曹参闻言,朗声答道:“既然如此,高帝与萧丞相已为大汉定下稳固基业与良法,如今陛下只需垂拱而治,臣只需恪守旧制、不妄加更改,让百姓安安稳稳过日子,便是最好的治国之策啊!” 此后数月,曹参身居相位,每日除了处理必要政务,便只是轻徭薄赋、安抚流民,对萧何留下的法度一概未动。有人上书劝他“有所作为”,他便召来那人,摆上酒食,笑着说:“萧丞相的法子已让百姓尝到了安稳的甜头,若贸然更改,反倒会搅乱民心。古人云:‘治大国若烹小鲜’,火候到了,只需静静守着,切不可反复翻动,你说对吗?” 久而久之,朝野上下皆明白曹参的用心,百姓们安居乐业,街头巷尾传唱着:“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守良法以安民心,承贤志而固社稷,此乃为官者之正道。

0 阅读:21

猜你喜欢

岁月解密师

岁月解密师

解密岁月,读懂历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