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揭“抢票服务”虚伪面纱购票认准官方渠道

国庆小长假即将到来,以旅游、探亲、学生为主的旅客群体集中出行,购买火车票又一次成为了当下热门的话题。是通过官方渠道购票,还是选择第三方抢票平台抢票?究竟哪一种方式才是正解?近期江苏省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就针对第三方火车票抢票平台开展了专项调查,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调查结果,彻底撕开了“抢票服务”的虚伪面纱。

根据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超九成的受访者都使用过第三方抢票平台,但是真正觉得抢票成功率能达到80%的只有不到一成,还有将近四成的受访者对加速效果内心存疑。而且有很多人都表示第三方抢票平台的隐形消费让人防不胜防。有的平台搞默认勾选,有的把按钮做的特别显眼,故意诱导消费者点错,像铁友、去哪儿这些平台,都出现过“标注的费用和实际扣的钱对不上”“不小心点了高亮按钮就多花了钱”等情况。说白了,这些平台就是抓住了大家想尽早购票的急切心理,把人往“付费升级”的坑里带,利用旅客出行的焦虑赚钱!

其实,所谓的“加速包”根本就是自欺欺人。铁路部门早就明确表示,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火车票。这就意味着火车票的发售渠道只有铁路部门有,第三方平台抢票服务可能本身就是违法的,甚至其所谓的“加速包”,纯粹就是忽悠人的噱头,不管你有没有买加速包,最后抢票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调查体验员的实际体验更加印证了这一点。体验员在购买南京南至北京南、秦皇岛的两条热门线路车票的过程中,12306平台均为最早候补成功,不分高价加速包服务反而全程没抢到票,这更是从侧面说明了附加费与抢票结果根本就是毫无关联。铁路售票系统一直遵循着“先到先得”的规则,所有渠道都是平等排队,第三方所说的“优先通道”根本不存在。

更让人担心的是,第三方平台的乱象还不止抢票这一件。问卷调查显示,超四成的受访者都担心抢票时个人信息会泄露。第三方抢票平台为完成购票流程,需要收集用户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信息等敏感数据,而在用户隐私数据保护方面却差强人意。许多网友反映,自己明明没有买票,但是却发现12306账户中出现了陌生人的购票出行信息,还无法删除,怀疑自己的信息遭到泄露。这其实就是第三方抢票平台利用收集的12306账户信息为其他人抢票所导致的,这一点更值得警惕!

近年来,铁路部门不断升级12306平台的安全防护,从根本上堵住了旅客个人隐私被乱用的风险。同时,还推出了免费候补功能,切实提高了旅客购票成功率。今年国庆,铁路部门也铆足了劲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除了加开临时列车、开行夜间高铁、高铁动卧、旅游列车等方式外,铁路部门还优化了12306系统资源配置,拓宽了网络宽带,详细制定应急预案,为旅客顺利出行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抢票服务”能够持续火热,其实是第三方抢票平台利用旅客购票焦虑而进行的营销。对比不靠谱的第三方抢票平台,铁路部门费尽周章保障旅客安全顺利出行,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的生动诠释。旅客朋友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虚假的“抢票服务”上,不如擦亮眼睛,认准官方购票渠道,别让“抢票服务”侵害了个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