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为何中国禁止稀土出口,全球工业就哀号?包括美国,束手无策!全世界那么多稀

蕊蕊聊过去 2025-09-28 14:45:19

有人问,为何中国禁止稀土出口,全球工业就哀号?包括美国,束手无策!全世界那么多稀土矿,他们不可以替代我们吗? 稀土在我们产业链里的分量。 稀土不是稀奇古怪的宝贝,它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从电动车电池到手机芯片,从风力发电到军工装备,全离不开它。中国2024年稀土产量27万吨,占全球69.2%, 全球总产量才39万吨,美国才4.5万吨,澳大利亚1.3万吨,缅甸3.1万吨,差距一目了然。 说起这出口管制,得提2025年4月4日的事情。那天,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公告2025年第18号,对钐、钆、铽、镝、镥、钪、钇这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这不是随便一说,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义务。 这些物项军民两用,管制后,企业出口得申请许可证,审批严谨有序。结果全球工业立马感受到冲击。欧盟商会直言,这导致部分企业停产,汽车厂的磁体材料短缺,生产线卡壳。 美国那边,工厂短缺越来越严重,许多军工项目延期。 G7国家6月峰会还启动关键矿产行动计划,想分散风险,但短期内没辙。 为什么全球哀号?因为稀土不是光挖矿就行,得提纯分离,这步卡脖子。中国储量4400万吨,占全球48.89%,世界第一。 巴西2100万吨,印度690万吨,澳大利亚570万吨,美国才190万吨。 矿多不等于能用得上。其他国家开采有,但加工能力弱。澳大利亚的Mount Weld矿挖出来的矿石,还得运到马来西亚加工,成本高,效率低。美国Mountain Pass矿2025年7月刚重启,但分离提炼还得靠外包。 这管制背景,还得看中美经贸摩擦。美方2025年2月加征关税,中方相应调整,确保稀土流向合规伙伴。 不是意气用事,是系统重构稀土产业,矫正市场失灵,防资源外流。 6月,中国稀土出口量升到2009年来最高,买家抢着拿,用于强力磁铁。 但管制后,海外企业得等许可证,供应链间歇断裂。欧洲汽车产业危机四起,美国国防部投资本土矿,但摆脱依赖还得数年。 现在说说标题里那“束手无策”。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从中国进口,2020到2023年数据就这样。 管制一出,美企工厂短缺,军工延期。美政府7月投资稀土生产,成为本土矿最大股东,但中国控制全球90%加工能力。 他们想多元化,美日印澳四方倡议启动,减少对中国依赖,但南海问题一搅和,合作更难。 G7还想设稀土价格下限,对中国出口加税和碳税。 而全世界那么多矿,为什么不能替代?关键在技术。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徐光宪院士建起串级萃取理论和工艺优化设计。 他从核燃料萃取经验出发,配成季铵盐-DTPA推拉体系,使镨钕分离系数破世界纪录。 溶剂萃取法仍是主流,高纯稀土分离靠这个,纯度达99.99%。 其他国家有专利,但连续串级操作不行,效率低。徐光宪毕生献身稀土,让中国产量飞跃,从受制于人到全球领先。 再有能源消耗,以镓为例,伴生于铝土矿,用于半导体芯片,相控阵雷达必备。中国每年产200吨高纯镓,但提炼过程耗能巨大。 全球聚焦稀土管制,却低估镓供应链断裂风险。去年中国限镓锗出口,今年扩到锑。 能源需求高,美国电力主服务民生,建新电站得投数千亿,短期腾不出。 海外开发新萃取剂,减少溶剂和能源,但实验室数据远低于标准。 中国电网和基础设施扛得住,其他国家望尘莫及。 海外60%稀土储量只贡献30%产量,开发度低。 缅甸泰国产量上,但加工弱。美国2024年产量4.3万吨,没增长,开采后9元每斤卖中国,亏上亿。 中国自用比例高,精矿出口占比降到20.6%。 未来10-20年,大规模生产还得看中国。 这事告诉我们,资源安全是国家底线。中国管制稀土,是守护利益,也是大国担当。国际企业可加强对话,推动回收和绿色开采,共谋可持续路径。  展望长远,中国深化创新,强化全产业链,保障安全与稳定。

0 阅读:35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