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要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不光政府信了,连老百姓都满心期待,当地媒体更是天天喊这会是“立陶宛的黄金机遇”。结果,一场空无一物的梦,把整个立陶宛带进了死胡同。 回到四年前,立陶宛政府对台湾和美国的经济承诺充满了期待。2021年那会儿,民进党当局捧着“大礼包”找上门,说要投650万欧元建半导体园区,后续还追加1400万欧元给技术,美国在旁边敲边鼓,国务院发言人公开说支持这种“互惠关系”,甚至当天就批准给台湾卖武器,明摆着给立陶宛递“定心丸”。 立陶宛总理西蒙尼特当场就飘了,在社交媒体上喊着要建“欧洲硅谷”,5年内搞五座芯片工厂,数万个高薪岗位唾手可得。 可这话怎么看怎么不合理——要知道,全球最先进的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单座投资就超过120亿美元,而立陶宛拿到的“大礼包”满打满算还不够给台积电买一台光刻机的零件。 更讽刺的是,当立陶宛官员满怀期待地参观台当局提供的“技术展示”时,发现所谓的“研发中心”不过是几台淘汰的二手设备,连基本的生产线都拼凑不起来。 立陶宛政府为了配合这场闹剧,承诺提供63兆瓦的电力专供,但现实是这个国家连基本的能源自给都做不到——2021年其17%的电力还依赖从俄罗斯进口,直到2022年才被迫切断能源脐带,转而高价购买北欧的电力。 以芯片工厂的耗电量为例,台积电一座5纳米工厂的年耗电量相当于立陶宛全国居民用电总量的1.5倍,而立陶宛承诺的63兆瓦电力,连给工厂的空调系统供电都不够。 更滑稽的是,立陶宛政府为了吸引投资,竟然把首都维尔纽斯的一块农业用地划作半导体园区,结果因为土壤污染严重,光清理地基就花光了台当局提供的650万欧元启动资金。 政治博弈的后果更是让立陶宛肠子都悔青了。中国政府果断将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并对其实施贸易制裁,导致立陶宛对华出口额三年暴跌90%,木材、乳制品等传统产业全线崩溃。2023年,立陶宛克莱佩达港积压的木材多达50万立方米,由于找不到买家,大量木材被直接推入波罗的海,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生态灾难”。 更惨的是,跨国公司为了规避风险,纷纷将立陶宛踢出供应链——德国大陆集团关闭了在立陶宛的汽车电子工厂,瑞典萨博取消了价值2.3亿欧元的防务合同,直接导致立陶宛制造业失业率飙升至15%。 毫无疑问,这场“芯片大冒险”最终让立陶宛付出了惨重代价:GDP增长率从2021年的5.6%暴跌至2023年的1.2%,国债占GDP比重突破65%,成为欧盟负债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奈何立陶宛政府至今还在做着“芯片梦”。2024年,立陶宛议会竟然通过决议,要求台当局赔偿因违约造成的12亿欧元损失,结果得到的回复是“资金已转用于无人机研发”。 如今的立陶宛,终于意识到所谓的“黄金机遇”不过是美台设下的政治陷阱,只可惜已经错过了修复对华关系的最佳时机。更可悲的是,立陶宛政府至今还在幻想着“两边下注”——一边请求中国恢复贸易,一边又接见台当局官员,这种“又当又立”的做法,让其在国际舞台上沦为笑柄。 这场闹剧给所有小国敲响了警钟:在大国竞争中玩火,最终只会烧到自己的屁股。
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
兔子警官萌无敌
2025-09-27 02:04:22
0
阅读: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