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温情救助让爱回家——溆浦县“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背后的故事

温情救助让爱回家

——溆浦县“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背后的故事

向前

“感谢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帮我找到了走失15年的哥哥,并把他护送回家乡,让我们家人团聚。”近日,溆浦县舒溶溪乡受助人员龙某的亲属特意给溆浦社会救助事务中心打来电话,言语间满是对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

(救助遇困人员)

在今年为期3个多月的“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中,溆浦县社会救助事务中心用“昼夜巡查、24小时在线”“15分钟快速响应”的高效救助与认真坚守,为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筑起“降温防线”,为酷暑送来阵阵清凉“及时雨”。

“喂,是救助中心吗?我在城北佳惠广场看到一个男的可能遇到困难了,坐在地上不说话。”8月22日中午,救助热线突然响起。上午巡查刚结束,工作人员迅速响应,带着急救包和防暑物资,不到10分钟就赶到了现场,立即展开救助行动和安抚交流。溆浦社会救助事务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无论白天黑夜周末寒暑,只要热线响起,必须15分钟内抵达现场。

“清早出门火辣的太阳就迎面而来,衣服每天都会留下盐渍,天越热我们越要勤巡查。”救助工作人员擦着额头的汗水说。为了更全面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巡查时间主要在上午8:00-12:00和晚上19:00-21:00,前者是人流量大的时间段,后者则针对夜间在公园广场、车站码头、桥梁涵洞、建筑工地留宿的困难群体。巡查路线方案根据天气、人流量及时更新,从人流密集的城北菜市场,到杂草丛生的城郊接合部,再到阴暗潮湿的桥梁涵洞,每一处易发暑困风险的地方都留下了巡查人员的脚步。

7月5日,救助工作人员在溆浦一桥下发现衣衫褴褛、疑似精神障碍的段某,在进行专业且耐心的沟通安抚的同时,联系精神病医院安排医治照料。随后,启动寻亲服务,通过公安人脸识别,联系其户籍所在地的救助机构核实确认后,工作人员于次日护送其返乡与家人团聚。专项行动期间,救助队共开展常态化街面巡查560人次,切实做到“发现一个、帮助一个”。

走进该社会救助事务中心,救助大厅宽敞明亮,受助房间干净整洁,餐厅生活物资齐备。“求助人员第一时间接待,绝不让他们多等一分钟。”工作人员说,该中心实行“首接负责制”,无论晚上来的求助者,还是带着行李的返乡人员,第一个接待的工作人员必须负责到底。

据统计,溆浦“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共救助各类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167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