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国财政部的数据,证实了这场“金融撤退”正在加速。当中国开始系统性地清除被美国“冻结”的风险时,就意味着,留给“台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这257亿只是冰山一角,往前扒拉数据就会发现,这是连续18个月减持的常规操作,算下来累计抛掉的美债已经达到5577亿,这个数字差不多相当于整个瑞典一年的GDP总量,硬生生把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从峰值时的1.3万亿压降到了7570亿,到2025年7月更是跌到了7307亿,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 别以为这只是心血来潮,俄罗斯3000亿外汇储备被美国说冻结就冻结的教训摆在那儿——2022年俄乌冲突一爆发,美国和欧盟说冻结就冻结,其中2000亿都困在了欧洲清算银行,俄罗斯想用来支付外债、进口物资都没辙,差点直接陷入债务违约。 这种把别人资产当“人质”的操作,美国早就玩得炉火纯青,之前对伊朗冻结过央行资产,对委内瑞拉扣过石油收入,连阿富汗的70亿救命钱都能拆来赔给“9・11”受害者,谁还敢把鸡蛋全放美国篮子里? 中国这波减持,本质上就是提前清掉可能被卡脖子的“风险资产”,毕竟真到台海摊牌那天,美国大概率会故技重施搞冻结,现在抛掉就是断其后路,免得将来被动。 从2022年4月持仓跌破万亿美元开始,减持的节奏就没停过。2022年减了1732亿,2023年少了508亿,2024年又砍了573亿,2025年干脆加大力度,7月单月就甩了257亿,这种“逢高减持”的定力,和日本、英国那些小幅增持的盟友形成了鲜明对比。 要知道那些国家的增持多少带点外交配合的意思,要么是短期套利,要么是被迫站队,根本不是真心看好美债的前景,毕竟美国现在的财政状况早就烂得遮不住了。 美国这会儿是真没底气硬刚,光看债务数字就够触目惊心的,2025年8月突破37万亿美元,比2024年的GDP总量29.18万亿还多出一大截,债务占GDP的比重都到126.8%了。 更要命的是利息支出,2025年5月单月就有7760亿,占财政收入的22.3%,比国防、医疗这些开支都高,仅次于社会保障,等于每年赚的钱里五分之一都要拿来还利息,这还没算特朗普搞的“减税加支出”组合拳,未来十年预计还要多增2万亿赤字,简直是往火堆里浇汽油。 信用评级机构早看不下去了,穆迪2025年5月直接把美国从Aaa降到Aa1,至此三大评级机构全撤了最高评级,等于给美债的“安全神话”盖了戳;市场用脚投票的迹象更明显,美元指数自特朗普上任跌超10%,美债收益率冲破4.5%,连瑞士法郎、欧元都比美元更像避险货币。 更尴尬的是,美国国会还在为预算吵架,特朗普自己都放话“国家可能暂时停摆”,9月30日过不了拨款案,联邦政府就得关门,这种时候中国甩出257亿美债,无异于往火山口丢石头。 所以才有了9月21日那架紧急抵京的美专机,跨党派代表团时隔六年再访华,领头的史密斯直言“不该六七年才来一次”,说白了就是急着找中国要“定心丸”。 毕竟中国这波减持不是孤立的,一边抛美债,一边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8月末储备量都到7402万盎司了,同时还在和中东、东盟搞本币结算,推动数字人民币,明显是在构建不依赖美元的资产体系。一旦世界最大制造国和出口国慢慢脱离美元体系,美国靠美债回流维持赤字的玩法就玩不转了。 这一切落到台海问题上信号再明确不过,金融防线提前筑牢,就等于抽掉了“台独”势力背后的潜在金融支撑。之前美国还能靠美元霸权给“台独”递眼色,现在自己财政都快停摆,美债成了没人敢接的“烫手山芋”,哪还有力气搞金融威慑? 中国用5577亿的减持清单明明白白告诉你,该清的风险早就清了,留给“台独”蹦跶的时间,是真的不多了。
美方非常愤怒,认为中国在寻找美国市场的替代选择,还扩大了贸易顺差!彭博社报道称,
【10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