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上海,86岁的名医邝安堃娶年仅23岁的小保姆,4年后逝世,哪曾想,留下

小史论过去 2025-09-25 13:11:56

1988年上海,86岁的名医邝安堃娶年仅23岁的小保姆,4年后逝世,哪曾想,留下的遗嘱更是让人震惊不已! 邝安堃这人,1902年出生在广东,早年就显露出医界苗子。1919年他跑去法国留学,先学化学,后转医科,1929年从巴黎大学毕业,还成了法国医院首位中国住院医生。回国后,他先在上海震旦大学教皮肤和小儿科,顺带管广慈医院那两块儿。30年代,他写了国内第一篇血紫质病的报道,还诊出首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创办了《中华内分泌杂志》。这些事儿搁现在也够牛的,那时候更是一鸣惊人。他不光会治病,还爱钻研,发表了不少论文,成了内科领域的扛把子。1948年,他接手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主任,那年他46岁,正当壮年,带着团队把科室搞得全国顶尖。诊疗技术上台阶,科研项目一个接一个,患者从四面八方赶来找他。他这辈子,基本就围着医院和书本转,日子过得稳当。 新中国成立后,邝安堃的生活更踏实了。50年代,他跟大学同学宋丽华结了婚,两人感情稳固,生了两个儿子。那时候他们在上海永福路252号买了栋二层小楼,住得舒坦。大儿子邝宇宏后来成了音乐家,去了加拿大定居;二儿子搞化工工程,在国内安家。邝安堃工作忙,但回家总抽时间陪家人。宋丽华管家务,他管专业,两人分工明确,儿子们从小耳濡目染,也懂事儿。1976年,宋丽华生病走了,没留遗嘱,这对邝安堃打击不小。他一下子从一家之主变成孤家寡人,儿子们长大后各忙各的,家里空落落的。他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行动不便,晚年日子过得挺清苦。没人照顾,吃饭穿衣都得自己张罗,这老专家的落寞,谁看了都心酸。 1987年春天,23岁的朱菊仙从浙江绍兴农村来上海打工,进了邝家当保姆。她年轻力壮,干活利索,从烧水煮饭到打扫卫生,全包了。邝安堃起初就当雇主使唤她,可时间一长,两人处得熟络起来。他开始教她些简单医知识,比如怎么量血压、认药瓶。朱菊仙学得快,不光手脚麻利,心思也细。俩人从主仆变成有点朋友味儿,邝安堃晚年那点孤单,总算缓和了些。这段相处,说白了就是老人需要人陪,小姑娘需要份稳定工作,各取所需。外人看热闹,里面门道就复杂了。朱菊仙不是城里人,农村背景让她更接地气,邝安堃这老上海人,也没啥架子。日子一天天过,两人间隙子拉近了,这为后来的事儿埋下伏笔。 转眼1988年,邝安堃突然说要娶朱菊仙。这消息扔出去,家里炸锅了。两个儿子死活不同意,觉得年龄差63岁,太荒唐,还怀疑朱菊仙图家产。邝安堃态度硬邦邦的,不听劝,直接把一半财产转给她,摆明这是自家决定。12月26日,他们去民政局领了证,儿子们气得直跺脚,可也没辙。社会上也传得沸沸扬扬,报纸上没明说,但街头巷尾都拿这事儿当谈资。邝安堃这步棋,走得让人摸不着头脑。他86岁高龄,身体不行了,娶媳妇儿图啥?有人说老人家晚年寂寞,有人说被哄了,总之是非曲直,一时说不清。儿子们反对无效,只能眼睁睁看着爸迈出这一步,这家事儿,从此多层疙瘩。 婚后,邝安堃和朱菊仙搬到徐汇区一间小公寓,日子倒也平静。朱菊仙继续照顾他,邝安堃则教她开小诊所,帮附近人看些常见病。诊所不大,就在公寓客厅搭的,摆点药瓶听诊器,居民们慕名而来。她上手快,学着他的法子诊脉开方,邝安堃在旁指点。四年光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俩人就这样凑合着过。邝安堃的身体每况愈下,1992年秋天,他因病走了,享年90岁。这段婚姻,外人看着扎眼,可对邝安堃来说,总算没白过最后几年。朱菊仙这小媳妇儿,尽了本分,诊所也慢慢上轨道。遗产这档子事儿,就在这时候浮出水面,搅起更大波澜。

0 阅读:0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