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很没有面子。当地时间9月24日,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直播显示,泽连斯基未能收获满场听众,包括前排座位在内的许多座位在他演讲的过程中空了一半。 九月二十四日这一天,乌克兰的故事在两个完全不同的舞台上演,一边是纽约联合国总部,另一边是北京的外交部记者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一番话,清清楚楚地照出了这个世界的分歧和站队。 联合国大会的讲台,本该是全球目光的焦点,可当泽连斯基开始演讲时,现场的画面却有点尴尬,大片大片的空座位,就连前排那些本该坐满重要人物的地方,也显得空空荡荡,它无声地诉说着一个现实:打了这么多年,大家真的有点疲了。 这种场面上的冷清,背后是政治上的分野,四五十个西方国家依然是泽连斯基坚定的后盾。 但对全球南方那一百多个亚非拉国家来说,这场遥远的欧洲冲突已经严重拖累了他们的经济和民生,他们的耐心和注意力早就转移了。 更有意思的是泽连斯基演讲的策略变了,他不再是泛泛地呼吁同情,而是把矛头对准了中国,点名道姓地施压,他先是给中国戴了顶“强大国家”的帽子,紧接着就抛出了一个惊人论断:俄罗斯“完全依赖”中国,要是没有中国,俄罗斯将“什么都不是”。 这话说得就非常重了,他甚至用了“必须迫使”这种词,要求中国出手管束俄罗斯,字里行间都是对中方“沉默”的不满,这简直就是一场外交上的豪赌,试图用极限施压的方式,逼迫一个大国为他站队,打破眼下的僵局。 面对这种直接甩过来的“锅”,北京的回应来得很快,而且相当有水平,就在同一天,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没有跟对方掰扯“谁依赖谁”这种细节,而是直接拉高了格局。 郭嘉昆强调,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是“光明磊落”的,从危机一开始就坚持“客观公正”,一直在“劝和促谈”,这套话术的核心是:我们有自己的原则和节奏,不会被谁牵着鼻子走。 最后那句“有关各方对此是清楚的”,更是点睛之笔,它既是对泽连斯基喊话的间接回复,也是告诉全世界,中国的独立外交路线不会因为谁的公开施压而改变。 九月二十四日发生的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极化世界里,一场地区冲突是如何演变成全球话语权博弈的。 泽连斯基的策略很直接,但也透着焦虑;而中国的回应则显示出,大国之间的游戏,靠的不是一时的舆论压力,而是长期的战略定力。 以上信息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泽连斯基穿黑色服装在联合国发表演讲 会场空了一半
联大会议:泽连斯基当众向中国发难,火药味十足。9月24日,联合国大会现场,乌克
【738评论】【18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