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镇崛起算力中心,美企内斗致计划搁浅,AI争霸暗藏新变量 去年夏天,我在芜湖江边散步,听见人说起“中华数岛”这名字,那时岛上还只有几台塔吊吊着钢架,谁也没想到半年后,这里就盖起了能放三十万台服务器的数据中心,华为的工程师说,到明年,服务器堆起来能占满三十个足球场,算力够同时训练十万个人工智能模型。 这边工地热热闹闹,机器轰鸣,工人来回奔忙,那边美国却冷冷清清,年初说要砸五千亿美元建超级算力网络,到现在连地基都没动,OpenAI和软银为选地吵了大半年,最后勉强在俄亥俄州一个小镇落脚,还只是个试点。 中国搞的“东数西算”挺实用,东部像芜湖这种靠近用户的地方,主要处理聊天机器人这类需要马上回应的活儿,西部的贵州、内蒙古则靠便宜的水电给大模型喂数据,这么一分工,整体成本降了三成,还能多用点清洁能源。 我问过本地做云计算的小王,他说现在长三角的企业用AI,根本不用再往海外找,芜湖的数据中心每秒能算万亿次,延迟还比美国那边低三分之一,最让他没想到的是,政府把全国的数据中心连成了一张算力网,哪里缺算力就从别处调,跟调水调电一样方便。 不过从数据上看,美国还是占大头,现在全球四分之三的AI算力都在他们手里,中国才刚到百分之十五,但涨得快,专家说到了2030年,中国的算力可能翻两番,有意思的是,美国砸了那么多钱,反倒被内部扯皮拖住,咱们这边连电费都省了,芜湖的液冷技术让服务器泡在水里降温,耗电不到老办法的一半。 有次在工地食堂吃饭,听几个工程师聊以后的打算,他们说等到2025年全部建好,芜湖的数据中心能同时撑起几十个城市的智慧交通,还能实时算出整个长三角的物流情况,五年前这种话谁听了都觉得是扯淡,现在塔吊都快伸到江心去了。
中国小镇崛起算力中心,美企内斗致计划搁浅,AI争霸暗藏新变量 去年夏天,我在芜
花旁浅笑的影
2025-09-25 11:24:41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