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被日军抓走的潘木匠好不容易逃跑回家,却看到女儿因日军凌辱而死。

熹然说历史 2025-09-23 23:43:09

1938年9月,被日军抓走的潘木匠好不容易逃跑回家,却看到女儿因日军凌辱而死。 悲愤的他做了一个决定,让日军全部陪葬! 1938年,日军铁蹄践踏下哀鸿遍野。 保定城外一个普通木匠的命运,在那个九月被彻底改变。 当他拼死逃出日军劳工营,满怀希望奔回家中时,等待他的却是此生最残酷的一幕。 面对惨死的女儿,这个老实巴交的手艺人,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正文内容 潘兴贵是保定城外张家庄的木匠,祖上三代都是做这个营生的。 他的手艺在十里八乡都有名气,尤其是雕花技术,一寸见方的木头上能雕出活灵活现的花鸟。 二十岁那年,他娶了邻村李家的姑娘,第二年就有了女儿小梅。 可惜好景不长,小梅三岁时,妻子就因病去世了。 从那以后,潘兴贵既当爹又当娘,把女儿拉扯大。 小梅长得水灵,性格也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村里不少人家托媒人来说亲,潘兴贵都推说女儿还小。 其实他是舍不得,这么多年相依为命,女儿就是他的全部。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很快占领了保定。 1938年9月的一天,潘兴贵正在院子里干活,几个日本兵突然冲进来,二话不说就把他抓走了。 他被关在县城外的日军工地上,每天挖战壕、筑碉堡,累得跟牲口似的。 吃的是发霉的窝头和稀汤,稍微偷懒就是一顿皮鞭。 潘兴贵一直惦记着女儿。 一个星期后,他趁看守喝醉的机会,撬开锁逃了出来。 他连夜往家赶,脚底都磨出了血泡。 天亮时终于到了村口,可村子静得吓人,几处房子还在冒烟。 他冲回家,院门大开,屋里乱七八糟。 推开卧室门,他看到了这辈子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小梅躺在床上,衣服被撕烂了,脸色惨白,早就没气了。 床边还有几块日军军服的碎布。 邻居王大娘哭着告诉他,三天前日本兵进村扫荡,小梅躲在地窖里还是被发现了。 几个畜生把她拖出来糟蹋了,谁也拦不住。 潘兴贵在女儿坟前跪了一夜。 第二天,他做了个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决定——他要报仇,要让那些日本鬼子血债血偿。 他主动去县城的日军军营应征做工匠,凭着好手艺很快被录用了。 在军营里,他装得老实巴交,暗地里却把日军的一举一动都记在心里。 哨兵什么时候换岗,弹药库在哪儿,他摸得一清二楚。 一个月后,他打听到附近山里有支中国军队在活动。 他冒险溜出去找到了这支部队,把日军的情报都告诉了团长。 团长听了他的遭遇,决定配合他里应外合打这个据点。 潘兴贵回去后,利用修理营房的机会做了手脚。 他把弹药库的房梁锯了一半,哨楼的楼梯也动了手脚,还在日军宿舍后墙凿了几个洞,外面用薄木板挡着。 约定的那天凌晨,中国军队发起了进攻。 日军慌忙应战,可哨楼楼梯突然塌了,弹药库的房梁也倒了,压住了取弹药的鬼子。 中国军队从潘兴贵留的洞口冲进宿舍,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一仗,日军损失惨重,据点被端了。 战后团长要留他在部队,潘兴贵摇摇头说要回村守着女儿的坟。 他重新开起木匠铺,给乡亲们修家具,不收那些困难人家的钱。 每月初一十五,他都去女儿坟前烧纸。 1945年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潘兴贵跪在女儿坟前痛哭:"小梅,鬼子被打跑了,咱们赢了! " 潘兴贵后来收了两个徒弟,把手艺传了下去。 1950年春天,他在睡梦中安详去世,村民们按他的遗愿,把他葬在了女儿旁边。 一个普通木匠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复仇,更重要的是,千千万万个像潘兴贵这样的普通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日的长城。 你身边有没有听说过类似的抗战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