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7月,国军少将张岚峰率部投日。不久后,他的弟弟张俊峰和日军发生纠纷,被日军用刺刀挑死。事后,张岚峰不敢表露出生气,反而去向日军官佐道歉,这让他的部下也都大为惊诧。 张岚峰,他可不是什么草根出身。1902年,他呱呱坠地的河南柘城林张村,在当时那一片,张家是响当当的地主。 张映宿对这个儿子是真疼,觉得只要能让岚峰成才,把家里的地卖了换学费都值。可惜啊,这张岚峰聪明是聪明,脾气却倔得像头牛。刚到省城中学念了不到两年,就因为跟人拌了几句嘴,一气之下就拎着包袱回了家。想来想去,老爷子拍板:早点给他娶个媳妇,成了家,兴许就能收收心。 邻村地主家一个比他大三岁的姑娘嫁了过来,场面办得红红火火,可不到两年,张岚峰心里那股不安分的劲儿又冒了头。他瞧不上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听说外面在招兵,就跟家里要了点盘缠,一溜烟跑去开封参了军。 这兵营还真挺适合他,他读过书,脑子活,又不怕吃苦,很快就在一帮大老粗里脱颖而出。加上他会来事儿,跟上上下下关系都处得不错,没多久就引起了西北军大佬冯玉祥的注意。冯玉祥一看,这小伙子不错,有文化还机灵,大手一挥,就把他提拔成了个骑兵连长。这算是张岚峰人生里第一次尝到权力的滋味。 没过两年,冯玉祥就把他列入重点培养名单,公派送他去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炮兵。在日本,他也没闲着,很快就搭上了冯玉祥的好友,通过这层关系,他在冯玉祥那儿的好感度是蹭蹭往上涨。等他学成回国,直接就被任命为炮兵团团长,成了西北军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后来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失利,被阎锡山软禁在山西。一时间,西北军众将人心惶惶,各寻出路。张岚峰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辞掉官职,千里迢迢跑到冯玉祥身边去服侍他。这一举动,把冯玉祥感动得稀里哗啦,当场就把他视为铁杆心腹。冯夫人李德全看他如此“忠心”,干脆做主,把自己大姐的女儿、抗日名将张自忠的堂妹张志兰介绍给了他。 他悄悄派人回老家,威逼利诱,逼着原配妻子离了婚,自己则风风光光地当上了张家的女婿。靠着冯、张两家的关系,他平步青云,28岁就当上了西北军军官学校校长兼郑州警备司令,风头一时无两。 可好景不长,中原大战以冯玉祥的彻底失败告终。树倒猢狲散,张岚峰眼看靠山倒了,没有丝毫犹豫,转头就投靠了蒋介石。可惜,蒋介石的中央军派系林立,根本瞧不上他这种“丧家之犬”,只给了个副师长的闲职。心高气傲的张岚峰哪受得了这个,干脆称病不去上任,跑到北平当起了寓公。 失意的日子里,他又动起了去日本的心思,1934年,他再次赴日,进了早稻田大学。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被日本大特务楠本实隆、影佐祯昭盯上了,张岚峰摇身一变成了日本人的高级间谍。 回国后,他利用西北军的老关系,在宋哲元主政的冀察政务委员会里谋了个少将高参的职位。周围全是熟人,包括他的亲戚张自忠,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的“后起之秀”,已经成了插在自己人背后的一把刀。1937年,汤恩伯在指挥南口战役时,发现日军对国军的布防了如指掌,一查之下,才揪出了张岚峰这条大鱼。张自忠得知后气得暴跳如雷,下令立刻逮捕枪毙。张岚峰收到风声,吓得屁滚尿流,一路逃回了河南老家。 他很清楚,光杆司令一个去投敌,日本人也未必看得上。于是,他打着抗日的旗号,利用自己国军少将的身份和当地的人脉,蒙骗乡亲,拉拢地主,硬是凑起了五千多人的一支队伍。等日军第十师团打过来,他立刻带着这支队伍,作为“投名状”,拜倒在了师团长矶谷廉介的脚下,一口一个“老师”,谄媚之态,令人作呕。 他这边刚当上伪“豫东招抚使”,还没来得及耀武扬威,他亲弟弟张俊峰出事了。就因为在街上跟一个日本兵发生口角,张俊峰被几个日本兵用刺刀一刀一刀挑死了。 所有人都以为,杀弟之仇,不共戴天,张岚峰再怎么不是东西,也该有个反应。可他呢?他把自己关在屋里,沉默了整整一夜。手下人以为他在谋划报仇,可谁能想到,他怕的不是弟弟死得惨,而是怕日本人因此迁怒于自己! 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一幕发生了。张岚峰备上一份厚礼,亲自跑到日军司令部,不是去讨说法,而是去赔礼道歉。 这一下,他手底下那帮还对他抱有一丝幻想的官兵,彻底心寒了。几天之内,他辛辛苦苦拉起来的队伍跑了一大半,剩下的人也是人心涣散。 可悲的是,张岚峰自己却不觉得有任何问题。此后,他在汉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汪伪政权里先后担任军长、总司令等要职,双手沾满了同胞的鲜血。 抗战胜利后,这种人居然没有被立刻清算。蒋介石为了利用他打内战,还给了他一个中将总指挥的虚衔。直到1947年,他在金乡一带被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本人也被活捉。 1952年,这个曾经的青年才俊、后来的无耻汉奸,因脑溢血病死在北京的战犯管理所,结束了自己罪恶又可耻的一生。
1938年7月,国军少将张岚峰率部投日。不久后,他的弟弟张俊峰和日军发生纠纷,被
暖阳洒满幽径
2025-09-23 21:42:07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