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原红四方面军的主要战将秦基伟、洪学智、陈再道等人,曾对陈昌浩之子陈祖涛

轩叔观察 2025-09-23 18:24:18

八十年代,原红四方面军的主要战将秦基伟、洪学智、陈再道等人,曾对陈昌浩之子陈祖涛说:“如果现在我们见到你父亲,我们都打立正,因为他能文能武,而且武的时候,打仗都是冲在前面。”[无辜笑] 陈昌浩1906年生于湖北汉阳,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年仅25岁的他已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政委,与徐向前元帅搭档指挥作战。 黄安战役中他采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术,红军缴获了国民党的“列宁号”侦察机,但没有飞行员,陈昌浩学过俄语,看懂了操作手册,决定亲自驾机作战。 1931年11月他驾驶飞机飞抵黄安城上空,向守军投下手榴弹和传单,城内守军以为是友军空投物资,纷纷涌出掩体接应,瞬间暴露在红军火力之下,黄安城当日即被攻克。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在陈昌浩和徐向前领导下快速壮大,1932年底入川时全军1.4万人,到1935年已发展至8万多人,控制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 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两次大规模作战中,他制定的战略战术都获得成功,特别是1933年的反“三路围攻”,红军以劣势兵力歼敌1。4万人,巩固了川陕根据地。 但他的政治立场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长征期间他支持张国焘南下路线,反对中央北上决定,西路军失败后,他于1937年3月返回延安。 延安期间他多次作检讨,承认政治错误,1939年他因胃病严重赴苏联治疗,这一去就是13年。 在苏联期间他的生活极其艰苦,他先在采石场当工人,后来参加卫国战争,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担任翻译,获得苏联颁发的“卫国战争奖章”。 战后他进入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社工作,参与编译《俄华辞典》,这部词典收录词汇7万多条,至今仍是重要的工具书。 1952年他回到北京,徐向前元帅专门在家中设宴欢迎,邀请了数十位红四方面军老同志参加,席间他逐一向昔日部下握手道歉。 参加欢迎会的将军们后来回忆他当时非常谦逊,主动承担责任,没有任何怨言,而这些将军们也从未因为政治分歧而改变对他军事才能的认可。 回国后的他被安排在中央编译局工作,参与马列著作翻译,他精通俄语、德语,译文准确严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作出贡献。 1967年他在北京病逝,由于历史问题,当时没有举行追悼会。 1980年8月中共中央为他举行追悼会,徐向前亲自主持,悼词肯定了他在革命战争中的贡献,认为他是“有功有过的革命者”。 陈昌浩的一生充满起伏,既有军事上的辉煌成就,也有政治上的严重错误,但那些与他共同战斗过的将军们始终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革命者和军事家。 网友们感慨万分: “老一辈革命家的情怀真是令人动容,打过仗的感情就是不一样!” “能让秦基伟这些硬汉打立正的人,绝对是有真本事的,不是一般人!” “历史评价不能非黑即白,每个人都有功有过,这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亲自开飞机扔手榴弹也太帅了吧!这才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看到徐向前元帅为他办欢迎会那段破防了,革命情谊比什么都珍贵。” 看了陈昌浩的故事,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客观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关于红四方面军的权威记载

0 阅读:105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