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骗人”到“救命”,年轻人怎么突然“开窍”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身边悄悄买保险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据环球网数据,30岁以下年轻人购买保险比例同比增长了26.5%,它正成为当代年轻人规划里的新选择。 而这种转变背后,藏着大家日益觉醒的风险意识。这么说吧,著名科学杂志Science上早有一项研究:大多数基因突变都是随机发生的。简单说就是,遗传、环境等因素也会引发癌症,这意味着生活健康的人也无法完全避免。 最近十点人物志发布的专访文章中,26岁女孩陶然经历就是个代表,她在确诊甲状腺癌前,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对自己健康非常有信心,不是去爬山、就是夜跑或练瑜伽,是朋友眼中的高能量女孩。直到生病后,她才醒悟:风险从不提前打招呼。而耐人寻味是:她的同事们在得知消息后,都第一时间买了保险。 还有专访中另一主人公梧桐,平日里就是个常年爬山、徒步的户外达人,却同样被确诊肺癌。好在他此前在支付宝上给全家都配置了多份保险。大病后,医保报销之外,支付宝上的医疗险基本覆盖治疗费,重疾险还额外赔付70万。曾经责备他浪费的家人,也终于理解:这不是浪费,是未雨绸缪的智慧。 其实不是他们变焦虑、胆小了,而是现在资讯太便捷:朋友圈里的医疗众筹链接、身边人突遭的事业变故、新闻里的重大疾病案例…… 看得多了,他们懂了: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提前攥住一份 “确定性”,比啥都重要。 亲身经历过保险 “雪中送炭” 的梧桐,后来成了一名保险代理,他不仅会经常分享自己的故事,还给客户中肯的建议,现在通过支付宝等平台购买医疗险是个不错的选择,只需要几百元就能获得百万保障,非常划算。而因没提前配置保险吃过亏的陶然,也投身了保险行业,一边寻找自己还能投保的保险产品,一边用自己的血泪经验告诉他人不要处于完全“保险裸奔”的状态。 说到底,保险它不能保证人生一帆风顺,但能确保我们在风浪来时,不至于一无所有。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对传统的高福利社会模式越来越无感
【52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