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已经发现,俄罗斯虽然可以大规模空袭乌克兰所有的军事目标,工业基地,但是最后根本无法改变俄罗斯和乌克兰对峙的局面,因为乌克兰所有需要的武器、坦克、无人机、战车、轻步兵武器都是来自于北约国家制造和援助,现在乌克兰国内根本没有能力制造,这也是西方援助一停,泽连斯基就怒骂的原因。 说白了,谁都没料到这仗能打这么久。当初俄罗斯刚开始行动的时候,不少人觉得凭着他的军事实力,很快就能掌控局面,可现实是一脚踏进了烂仗里,想抽身都难。 你看俄罗斯这些年的动作,大规模空袭就没停过。乌克兰的军火库、坦克组装厂、无人机生产线,只要是能摸到的军事目标,基本都挨过炸;有时候为了断乌克兰的补给,连铁路枢纽、炼油厂这种跟军工沾边的工业基地也没放过。 就说 2024 年 11 月那回,俄军一口气从多个方向发射了 91 枚导弹和 97 架无人机,对着乌克兰的军事设施猛轰,普京自己都说精准打击了 17 个关键目标。 可炸完之后呢?乌克兰那边转眼就能从北约拿到新家伙。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德拉戈内都说了,光是 2024 年他们就给乌克兰送了 500 亿欧元的武器,2025 年到现在又给了 330 亿美元,差不多平均每天都有上亿美金的装备运过去。 德国虽然后来有点犹豫,但之前也送了 18 辆最先进的 “豹 2A6” 坦克,还有 120 辆 “黄鼠狼” 步兵战车,这些重装备直接补上了乌军的缺口。 这就形成了个怪圈:俄罗斯这边炸得越狠,北约那边补得越快。乌克兰自己本土的工厂早就被打残了,别说造坦克无人机,连修武器的零件都凑不齐。 但没关系,德国的坦克、法国的导弹、美国的无人机,从西边的波兰边境源源不断送进来。北约甚至搞了个 “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乌军缺什么,40 天之内就能补上,光这一项就送了 15 亿美元的急用装备。 俄罗斯不是没下狠手,可问题是北约的补给线根本掐不断。俄军炸了乌克兰的铁路枢纽,西方国家就派工程队连夜抢修;炸了军火库,下个月新的防空导弹和炮弹就运到了。 就像 2023 年德国刚开始送 “豹 1” 坦克时,乌克兰嫌老款不好用,转头北约就协调着送来了更先进的型号,这种反应速度让俄军的空袭效果打了折扣。 更麻烦的是,俄罗斯自己的军工产能也跟不上了。常年打仗加上国际制裁,坦克生产线开足马力也赶不上消耗,有时候还得把仓库里冷战时期的老装备翻新了送上前线。 而北约那边呢,光德国一个国家对乌军事援助的总额就达到 280 亿欧元,差不多两千多亿人民币,这么比下来,俄罗斯想靠空袭拖垮乌克兰,难度越来越大。 泽连斯基为啥一听说西方援助要停就急眼?因为他心里最清楚,乌军的弹药库、装备库,其实就是北约的仓库。2025年北约副秘书长谢克林斯卡都说了,他们给乌克兰的援助已经超过承诺的数额,就是要确保乌克兰在谈判时不吃亏。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哪怕把乌克兰的工业基地全炸平,也改变不了对峙的局面,因为真正的 “兵工厂” 在几千公里外的欧洲和美国。 说到底,这场仗早就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人的事了。俄罗斯空有炸工厂的能力,却断不了北约的补给链;乌克兰自己没产能,却靠着西方国家的 “输血” 硬生生撑了下来。 现在看来,只要北约的援助不停,俄军的空袭就很难打破僵局。这场仗最后会怎么收场?是继续这么炸下去补下去,还是有别的转机?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北极不冷了,路却更难走了。冰开了,门却关了。俄罗斯加价40%,破冰船排队等钱;
【35评论】【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