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李璟
9月22日,一行一局一会晒出“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央行指出,“十四五”以来,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十四五”以来,从原银保监会到金融监管总局,助力金融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21.7%、10.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农业保险为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积累准备金11万亿元。累计处罚机构2万家次、责任人3.6万人次,罚没金额210亿元。
资本市场方面,五年来,一体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稳市场、稳预期、稳信心,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持续形成并不断巩固。
今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日趋丰富,公募REITs、科创债、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品种加快发展。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到157个,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证监会披露,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稳中有升,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达到31.6%。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强,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另外,“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执法震慑进一步增强,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生态进一步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