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现在一提“可降解”,好多人都觉得是环保神器,可这次喜马拉雅山放烟花的事儿,直接把这玩意儿的底给扒出来了。某大牌户外品牌在4600多米的山上搞艺术烟花,还说用的是“生物可降解材料”,结果在零下10度的环境里,这所谓的“可降解”根本不好使。 其实哪有啥绝对的可降解啊,全看环境给不给力。就像那烟花材料,在平原可能还能慢慢分解,到了高海拔地区,又冷又缺氧,微生物都懒得干活,分解速度比平原慢5到10倍,跟没降解差不多。主办方说不定没撒谎,但他们压根没考虑高寒地区的破条件,这跟扯“绿色谎言”没啥区别。 再说了,可降解材料能分解成水、二氧化碳这些,全靠温度、湿度和微生物帮忙。就拿常见的PLA塑料来说,得在50到70度的工业堆肥环境里才能好好降解,到了自然环境尤其是高寒地区,放好几年都还是那样。现在国际上的降解标准,也都是针对工业堆肥的,跟极端自然环境没啥关系。不过还好,2026年2月要实施个新标准,能给高寒、干热这些特殊地方选材料做指导,也算补了个漏洞。 而且高寒环境对可降解材料来说,简直是地狱难度。温度低,微生物代谢慢,酶也没活性,降解基本停摆。研究说在海拔4000米以上、年均温低于0度的地方,就算标着“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全分解可能得几十年。这么长时间,脆弱的高原生态早被霍霍坏了。关键现在对高寒地区降解的研究还少,标准也都是按温带、亚热带的情况定的。 所以说,在脆弱的生态面前,别随便拿“可降解”当幌子,还是得实实在在考虑环境,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承诺。
说真的,现在一提“可降解”,好多人都觉得是环保神器,可这次喜马拉雅山放烟花的事儿
毛毛视界
2025-09-23 06:53:16
0
阅读:67
冰雨abc
他这放这个带彩的大型烟雾弹有啥寓意?宣传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