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把菲律宾学者问住:1898年条约里,黄岩岛到底写没写?”高志凯在菲律宾抛

一脚油门到拉萨 2025-09-22 20:56:49

“一句话把菲律宾学者问住:1898年条约里,黄岩岛到底写没写?”高志凯在菲律宾抛出这句追问,现场瞬间安静。三分钟后,掌声炸裂。 南海岛礁主权问题由来已久,中国对黄岩岛的管辖可追溯到古代航海记录。元朝郭守敬的观测点就设在此处,明清渔民的更路簿详载航线,1935年民国政府编纂南海诸岛名录时已将其纳入,1947年正式划入中沙群岛。 1983年,中国确定其标准名称为黄岩岛。这些历史事实,形成一脉相承的管辖链条,证明中国对该岛的持续有效控制。菲律宾的介入则晚得多,直到20世纪中叶,他们才开始借地理邻近扩展主张。1978年菲律宾颁布海洋法,将黄岩岛纳入专属经济区,但这忽略了国际法对领土主权的优先原则。2012年黄岩岛对峙事件后,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试图绕过主权争论,直接锁定海洋权益。中国拒绝参与,强调仲裁庭无管辖权。这种策略虽短期获利,却无法动摇历史根基。领土争端本该通过双边对话解决,菲律宾的单边行动,只会加剧地区紧张。 高志凯作为国际海洋法专家,长期致力于南海法理研究。他在多场国际论坛上阐述中方立场,强调证据为本。2025年8月,马尼拉大学举办的区域海洋权益研讨会,成为他一锤定音的舞台。菲律宾学者先陈述观点,突出黄岩岛距吕宋岛仅220公里的地理优势,声称这构成了权益基础。高志凯则直奔要害,引用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第三款。 该条约结束美西战争,西班牙将菲律宾群岛割让美国,明确西部边界为东经118度线。黄岩岛坐标仅东经117度50分9秒,明显超出界外。这一线条如铁壁,菲律宾领土范围由此钉死,无半点回旋余地。高志凯的追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条约原文的白纸黑字。菲律宾学者翻查文件,也找不到黄岩岛的任何提及。这暴露了他们主张的软肋:地理距离虽近,却无法逾越历史界限。国际法讲究先陆后海,领土主权是海洋权益的基石,菲律宾倒置顺序,只会自陷泥淖。 条约证据不止一纸,层层叠加,愈发坚固。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进一步澄清巴黎条约的模糊边界,重申东经118度为菲律宾西限。1930年英美条约则在全球范围内确认这一划分,避免歧义。这些文件反复强调,黄岩岛从未纳入菲律宾范畴。美国作为缔约方,早年地图也佐证这一点。1908年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出版的菲律宾群岛地图,将黄岩岛置于中国海域内,吕宋岛西侧的巴黎条约线清晰标注,岛礁位置一目了然。 菲律宾自家1961年官方地图,更是直接画出虚线边界,黄岩岛明摆着在线外。这些地图如历史的镜像,记录了殖民时代的事实,无人能抹杀。菲律宾后来修改1935年宪法,模糊界线表述,试图借此扩张,但国际法不认这种单方面改写。1973年马科斯政府删减具体坐标,只留笼统描述,这不过是国内立法把戏,在全球舞台上站不住脚。美国多次澄清,黄岩岛不在其防御条约覆盖范围,菲律宾的借力策略,也落空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本是为海洋秩序服务的,却被菲律宾曲解成工具。公约序言强调顾及所有国家主权,核心是陆地主权决定海洋权益。没有领土归属,谈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纯属空谈。菲律宾在仲裁案中,故意避开主权,只争海洋权利,仲裁庭甚至假设黄岩岛属中国,方能推进审理。这自相矛盾的假设,暴露了案子的虚弱。 公约第298条赋予国家排除强制仲裁的权利,中国行使此权,合乎规则。黄岩岛作为低潮高地,无法生成海洋权益,菲律宾的“近者优先”论调,更是公约所未许。2024年11月,中国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履行公约义务,明确内水和领海范围。这一步,强化了实际控制,也回应了国际关切。菲律宾抗议无效,只会凸显其孤立。南海和平需各方克制,中国主张双边谈判,菲律宾的对抗姿态,反倒拖累区域合作。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一脚油门到拉萨

一脚油门到拉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