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不是终于要走到悬崖边了?外交上被一轮又一轮的“承认巴勒斯坦国”潮流围剿,军事上却还在加沙越陷越深。内塔尼亚胡看似咬牙硬撑,实际上背后的焦虑已经藏不住了。 问题是,他会不会被极右翼推着,真的豁出去走向吞并西岸的那一步? 9月以来,局势的变化可谓急转直下。葡萄牙抢先承认巴勒斯坦,接着马耳他、比利时、卢森堡排队跟进。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也公开放话,要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完成承认程序。过去这些国家是以色列最稳定的朋友圈,现在却一个个“倒戈”。 原因也不复杂,加沙23个月的战火已让六万五千多巴勒斯坦人死去,九成人口无家可归,饥荒和瘟疫交织,画面惨烈到连德国社会都不再愿意替以色列辩解。笔者认为,这不是外交风向一时的变化,而是“道义账”迟早要算。 内塔尼亚胡的选择是加码军事。9月19日,以军封死临时撤离通道,硬生生把数十万平民往南边赶,同时宣布对加沙发动“前所未有的攻势”。这很像是对西方承认潮的报复:你们要给巴勒斯坦撑腰?那我就用炮火证明以色列不会停。但这种表面上的强硬,掩盖不了战略上的被动。当越来越多国家把以色列视作加害者,哪怕打赢战术上的胜利,也换不来安全感。 更麻烦的是,中东邻居的耐心也快耗尽了。埃尔多安直接骂以色列的行动是“种族灭绝新阶段”,阿联酋更亮明红线:如果敢吞并西岸,合作立刻终止。想想几年前《亚伯拉罕协议》被吹成“历史性突破”,如今却可能因为以色列的贪婪彻底泡汤。笔者认为,这才是真正威胁,以色列可能失去的不仅是道义支持,还有实实在在的地区安全缓冲。 于是,极右翼政客抛出了所谓“终极大招”:既然被骂到底,那干脆吞掉西岸,把巴勒斯坦建国的可能性彻底抹去。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甚至开价——要吞并82%的西岸领土。看似爽快,其实就是豪赌,把整个国家绑上战车。方案的诱惑是稳住国内强硬派,给支持者一个“既成事实”。但代价同样惊人。欧洲制裁已经在路上,国际法院的法律意见随时可能升级为行动,连阿联酋、巴林这样的新朋友都放话要抽身。 关键变量还是美国。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玩过“大礼”,承认耶路撒冷为首都,但这次回锅后却谨慎得多。美国大使已经放风:尊重主权,不想卷入新的地区混乱。特朗普要的是漂亮的外交协议来加分,而不是在中东拖住战略重心。加上他本人对内塔尼亚胡破坏卡塔尔调停的不满,白宫对以色列的纵容已经在消退。笔者认为,内塔尼亚胡或许想孤注一掷,但他很清楚,没有美国的护身符,这场豪赌根本没法玩下去。 今天的以色列,外交孤立与军事僵局叠加,战略空间被压缩到极限。吞并西岸也许能换来片刻掌声,却会让整个国家付出几十年都难以承受的代价。内塔尼亚胡可能还在犹豫,但现实已经告诉他:庇护不是永恒的,政治资本才是。问题是,他还有多少资本可挥霍? 参考资料 以色列的 “麻烦” 来了——中国能源报2025-09-21 12:52
以色列是不是终于要走到悬崖边了?外交上被一轮又一轮的“承认巴勒斯坦国”潮流围剿,
可可甜心喵
2025-09-22 15:33:25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