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美国人现在“恐印”到什么程度了?由于工作签证问题,印度人急于返回美国,结果美国人开启“保卫美国”模式,大量订购机票,让印度人没有机票可买。这招逼的印度人求助印度外交部。 美国最近调整了H-1B签证政策,把申请费用直接拉到10万美元的天价,不少印度人本来在美国科技行业工作,眼看签证变难,吓得急着买机票想赶紧回去 结果又碰上美网上的“保卫美国”活动:大量美国本地人组团抢票,就是为了让印度人买不到机票。机票一路飙升,订票页面一票难求 这事最后闹到印度外交部,出面给航空公司施压才稍有缓解,这阵仗直接把美国人对印度移民的焦虑推到台前。 这些年印度人在H-1B签证里占了七成,硅谷和很多科技企业本来十有八九都靠着印度人才。 而随着印度移民数量激增,不光在就业市场站稳脚,还把自己的文化、饮食、节日都带过去,影响覆盖美国、加拿大的各大城市。 印度饮食和生活方式渗透在日常,对很多美国和加拿大本地人来说,这种变化已快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其实美国调整签证,跟担心本地人就业、收入压力大有关。美国人大量失业时,反对移民的声音自然就大。 他们眼里,印度移民抢了专业岗位,拉高了房价,进而引发了文化摩擦,网络上的“抢票”行动,就是这种社会情绪的一个投射。 大家抢着订票就是想让印度人买不到票,进一步把矛头指向外来移民。 文化冲突也是个敏感话题,印度人习惯形成圈子,他们的宗教、节日、饮食习惯和美国本地有不少不同。 虽然印度移民确实带来了经济增长,但不少人觉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本地人的差异越来越大。 再加上少部分印度人并不完全适应当地法规和社会习惯,连交通等小事都能引发争议,本地人的不满也就持续累积。 从地缘关系来看,印度和以色列越走越近,合作从军火、科技到反恐情报不断加深,美、印、以三国层面的互动也让相关议题更显复杂。 美国依赖印度劳动和技术力量,但又担心失去对本土社会的控制,因此一旦签证收紧,敏感问题就会被不断放大。 这两年印裔高管在美国科技巨头里出现得越来越多,本地人一边佩服他们的竞争力,一边又有点紧张。 这次机票风波实际上是移民潮带来的压力、美国本土人面对增大的就业和文化压力时的焦虑和无力感。 印度裔聚集的社区越来越多,宗教寺庙也在全美各地出现。这对不少本地人来说,早就不仅是就业和经济问题,更是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冲突和融合难题。 虽然美国官方声明政策并非针对印度人,但现实中各种紧张和对抗已经摆在台面上。美国需要印度的高技能劳动力,但如何处理本土社会的不满,还没有答案。 新政出台后,谁也说不好两国间的人才流动和社会关系会怎么演变,但可以肯定,争议和焦虑还会继续伴随。
博主在印度街头采访印度人,问他们作为印度人是否感到自豪?答案是肯定的,这个不算出
【49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