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尝到了坐矮板凳的滋味! 特朗普访英,受到“特殊“待遇,坐了一回矮板凳,心里憋屈死了! 2019年6月的伦敦街头,巨大的“特朗普宝宝”气球在抗议人群上空漂浮,而几公里外的白金汉宫,红毯正被细心地铺展在石板路上。 这场被英国媒体称为“礼仪战争”的国事访问,从筹备阶段就充满了不寻常的火药味。特朗普带着他标志性的自信踏上英国土地,却没料到自己会在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上栽了跟头——一把不起眼的矮板凳,成了整个外交场合最刺眼的焦点。 事情发生在温莎城堡的茶叙环节。当特朗普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相对而坐时,镜头捕捉到的画面让全球媒体炸开了锅。相较于女王身下那把雕花橡木高背椅,特朗普的座位明显矮了一截,这种视觉上的落差在高清镜头下被无限放大。 熟悉王室礼仪的人都清楚,温莎城堡的家具陈设从来都暗藏玄机,每一件物品的摆放都承载着数百年的传统与规矩。女王的座椅是乔治三世时期的古董,高85厘米,而特朗普的椅子据测量仅72厘米,这种刻意为之的高度差,在王室接待史上极为罕见。 追溯起来,特朗普与英国王室的“梁子”早就在2018年的访问中结下了。当时他让92岁的女王在30度高温下等了10分钟,检阅仪仗队时还自顾自走在女王前面,差点挡住老人家的去路。 这些失礼举动让英国民众炸开了锅,连王室内部都对这位“不守规矩”的美国总统颇有微词。这次茶叙的座位安排,更像是一种不动声色的提醒——在温莎城堡的屋檐下,就得遵守这里的规矩。 特朗普显然没料到王室会来这么一手。从现场视频看,他坐下时明显愣了一下,下意识地调整了两次坐姿,双手在膝盖上反复摩擦。当女王起身敬酒时,他因为椅子太矮,站起来的动作显得格外笨拙,这个瞬间被镜头精准捕捉,成了全球媒体的头版素材。 这场“矮凳风波”背后,是英美关系微妙的裂痕。当时英国正深陷脱欧泥潭,特朗普多次公开支持“硬脱欧”,甚至指责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的谈判策略“太软弱”,这让英国内阁极为不满。 王室作为国家形象的象征,虽然不能公开表达政治立场,却能通过这些礼仪细节传递态度。有分析认为,这把矮板凳既是对特朗普失礼行为的回应,也是对其干预英国内政的无声抗议。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团队的反应。他们先是坚称“椅子高度很舒适”,转头又匿名向《华盛顿邮报》抱怨“王室故意使绊子”。特朗普本人在后续采访中含糊其辞,只说“女王是位优雅的女士”,对座位问题绝口不提,但随行记者发现,他在茶叙结束后立刻要求助手调查王室礼仪规范,显然是憋了一肚子火。 这种憋屈感在国宴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当威廉王子夫妇刻意与他保持距离,凯特王妃全程只对他说了三句话时,特朗普脸上的笑容僵硬得像蜡像馆里的展品。 英国民众对这场“礼仪反击战”却相当买账。社交媒体上,网友们把特朗普的矮板凳做成了表情包,有人P图把椅子腿改成了弹簧,有人调侃“这是王室在提醒他注意身高”。 抗议者们更是在特拉法加广场摆放了两把高低不一的椅子,让路人体验“特朗普待遇”,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这种全民狂欢式的嘲讽,让本就紧张的访问气氛雪上加霜。 其实特朗普本该预料到这种待遇。早在2017年,英国议会下院议长就公开表示拒绝特朗普在议会发表演讲,理由是“反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2018年的首次访问更是被缩减成“工作茶叙”,连基本的欢迎仪式都没有。 这次虽然升级为国事访问,却取消了传统的马车游行,理由是“担心抗议人群”,实际上谁都清楚,这是王室对特朗普支持率低迷的无声表态。 值得玩味的是王室对细节的把控。茶叙用的瓷器是普通德比瓷厂的量产款,而非招待习近平主席时拿出的乾隆青花瓷;背景音乐选的是《绿袖子》这种民间小调,而非国宴标配的《威风凛凛进行曲》;连提供的伯爵茶都比往常淡了三分,这些细微的差别组合起来,构成了对特朗普的“特殊待遇”。 这场风波的余波持续了很久。特朗普回国后立刻推迟了美英贸易协定的谈判,英国则迅速与日本达成了自贸协议,双方用实际行动表达着不满。 当2025年特朗普再次访英时,查尔斯国王虽然表面上给予了高规格接待,但细心的媒体发现,特朗普的座位依然比国王的矮了5厘米,只是这次他学乖了,全程保持微笑,再也没敢抱怨半句。 从镀金电梯到私人飞机,特朗普一生都在追求高人一等的感觉,却在伦敦郊外的城堡里栽在了一把椅子上。这把矮板凳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传统与民粹的碰撞,也映出了国际关系中那些未曾言说的潜规则。
到处都是对特朗普的侮辱,懂王能忍吗?特朗普访问英国,尽管英国做了“十分充足”
【3评论】【3点赞】